夏季是海洋魚類繁育和幼魚生長的關鍵時期,選擇6月至9月休漁,可以保護幼魚生長。我國從1995年開始在黃渤海區實行伏季休漁制度,今年是黃渤海區執行海洋伏季休漁制度第22年。眼下休漁期過去快一個月了,但調查了解,休漁期對水產品市場的影響並不大。
近期威海水產品市場魚類區域仍以養殖和冷凍魚唱起市場供應的主角,部分魚類的價格有所下降,目前市場新鮮大鼱魚每公斤價格在36-40元,新鮮海捕大養殖牙齎魚每公斤價格在80元左右,養殖鱸魚每公斤價格在19-20元;冷凍小黃花魚每公斤價格在24-26元。據市場經銷商介紹,休漁期間,除淡水魚可以緩解市場壓力外,海水養殖產品和冷凍水產品依然成為市場的主角,因此市場上水產品的整體貨源供應還是相對的充足。
近期市場淡水魚價格繼續維持堅挺的態勢,其中:市場活鯉魚每公斤價格在15元,活花鰱魚價格在16-17元;活鯽魚價格上漲至28-30元/公斤;而活草魚每公斤價格在15元。據市場經銷商介紹,造成近期以鯽魚領銜的淡水魚價格持續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是近期產區持續陰雨高溫天氣影響,淡水魚上市量有所減少;二是夏季魚類在長途運輸過程中的死亡率較高,推高了淡水魚的價格。根據往年經驗,要到9月份淡水魚生長出塘周期的到來和渤海灣伏休結束,屆時淡水魚價格才能有望緩慢回落,所以從目前市場行情來看,短期內市場淡水魚價格大幅走低的可能性不會太大。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