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蔚萍
自從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戰略實施以來,馬鈴薯主食產品日益豐富,馬鈴薯饅頭、面條、面包、蛋糕等花樣繁多的食品越來越多地走進百姓的日常生活。這些食品都是添加了不同比例的馬鈴薯全粉加工出來的。馬鈴薯全粉是脫水馬鈴薯制品中的一種,以新鮮馬鈴薯為原料,經過一係列繁復工藝制成。但並不是所有的馬鈴薯品種都適宜加工全粉,只有幹物質含量高、還原糖含量低、龍葵素含量少的品種才能生產馬鈴薯全粉。據華頌種業(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傑介紹,這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還原糖含量低,生產淀粉則不用考慮品種的還原糖含量。
過去我國馬鈴薯全粉主要依賴進口,近年來這種情況得到緩解。目前全粉生產主要選用的國內品種有克新一號、中薯10號和中薯16號等,克新一號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據不完全統計,克新一號2015年的種植面積還在1000萬畝以上。
之所以選用克新一號生產全粉是因為它的還原糖含量較低,農民種植成本低。全粉要求還原糖的含量在0.1%~0.3%以下,克新一號符合這個要求,另外,它的淀粉含量可以達到13%。中薯10號和中薯16號是中國農科院培育的薯片和薯條加工品種,但因為還原糖含量都符合加工全粉要求,所以也開始被用來生產全粉。
劉傑原是國家馬鈴薯區試主持人,為了培育出更多好土豆品種,更快地商業化推廣,他于今年初從中國農科院離職,眾籌成立了華頌種業公司。記者聯係到他的時候,他正驅車奔波在河北沽源和豐寧馬鈴薯生產基地,今年他在河北、內蒙古、甘肅、黑龍江繁育了3000多萬粒原原種,種植了6000多畝馬鈴薯,主要是適于加工的品種。華頌種業試種的華頌25、華頌27兩個品種的淀粉含量高達25%~27%,比一般品種高出一倍多。展望未來,劉傑相信,這兩個品種一定能降低企業原料成本。
以前生產全粉還要求馬鈴薯色白,隨著馬鈴薯食品種類增多,全粉對原材料的要求標準也發生了變化,口味好、營養豐富、黃皮黃肉的華頌7號也成了加工全粉很好的選擇。除了食用,馬鈴薯還有藥用價值,馬鈴薯淀粉可以制作糖衣、膠囊、接骨黏固劑,彩色馬鈴薯富含的花青素可以提取抗氧化劑,有延遲衰老的神奇功效。目前華頌種業試種了幾年的紅色薯肉馬鈴薯華頌88,黑色薯肉馬鈴薯華頌66都可以申請國家品種登記了,屆時彩色馬鈴薯的大規模種植將為馬鈴薯花青素提取、食用、工業用、醫用提供更多的選擇。“馬鈴薯育種就應該適應市場需求,以培育專用品種為目標”,劉傑對馬鈴薯種業和產業發展有自己的判斷,他堅持華頌種業的使命就是讓更多的人吃上用上更好的農產品。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