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 朱景朝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以下簡稱“察縣”)加尕斯臺鄉電商綜合服務站負責人肉扎洪,每天上午要去村里的電商服務點查看農民送來的貨品,再根據網上的訂單配送。在線下,他們的體驗店已延伸到伊寧、烏魯木齊乃至深圳。
加尕斯臺鄉距天山可謂咫尺之遙,風景獨好。因為遠離縣城,交通不便,農業用水不足,該鄉貧困人口相對集中,但這里的農副產品由于綠色無污染頗受消費者青睞。
肉扎洪告訴中新社記者,電商服務站自去年運營以來,每月的銷售收入都不低于10萬元(人民幣,下同),當地的土雞蛋、牛羊肉、黑小麥、大米、紅花油等有機產品逢年過節時供不應求。“預計今年全年的銷售額會突破千萬元”。
家住加尕斯臺鄉上加尕斯臺村的艾克拜爾·吾休爾養了50只雞,每天將雞蛋送到電商服務點上,拿回30元現錢,下個月他還要購進50只雞苗。
艾克拜爾·吾休爾因為女兒先天性腦癱,看病吃藥花去了家里的大部分積蓄。目前,他家四口人中有三人享受政府每月200多元的低保金,妻子在鄉上做環衛工人。家里還有12畝田地,種植著玉米、小麥和紅花。玉米收回來主要是作為牛、羊、雞的飼料,小麥是自家口糧,而紅花的銷售每年可獲利1萬元。現在他正實施著他的“養殖致富脫貧計劃”。
除50只雞,艾克拜爾·吾休爾還有2頭牛、10只羊,到年底,賣雞蛋、賣牛犢、賣羊羔所得收入估計近2萬元。2016年年初他和其他貧困戶一樣加入了鄉上的養殖合作社,取得了3萬元的政府貼息貸款,合作社將3萬元貸款交給新疆伊犁最大的牛肉加工企業巴口香公司購買肉牛,並與該企業簽訂協議,確保每戶貸款凈收益每年不低于3000元。到年底,根據企業實際收益農戶還可享受利潤分成。
2016年初,察縣出臺了鼓勵農民勤勞致富的“幫扶方案”,該方案規定,農民每戶如果養到50只雞、2頭牛、10只羊,院落種0.3畝蔬菜,就可獲得政府每年2000元的獎勵。家中有外出就業達到半年的,一個就業者就可享受1500元的獎勵。縣里免費提供良種以確保增加紅花、玉米、小麥的收成。每個貧困戶享受3萬元政府貼息貸款,並予以產業扶持。
與艾克拜爾·吾休爾養殖致富計劃不同,瑪依拉木·尼則克要靠就業改善家庭生活質量。
瑪依拉木·尼則克一年前還只是位家庭婦女,現如今,她和20歲的兒子都在加尕斯臺鄉創業園區里的針織廠做工人。她制作家用座墊,每月可獲得1200元的收入,兒子在廠里負責物流配送,收入比她高。
記者在加尕斯臺鄉、坎鄉等鄉鎮看到,街巷兩旁農戶正在建設安居富民房,有的房屋主體已完工。察縣扶貧辦副主任佟學軍稱,該縣給每戶貧困家庭建房補助資金為4.5萬元,普通家庭建房每戶補助3.85萬元。“今年全縣農民可實現居者能安居”。
察縣是中國唯一的錫伯族自治縣,縣內居住著錫伯、維吾爾、哈薩克、漢、回等民族,人口約15萬,其中貧困人口3101戶、10847人。察縣縣委書記薛維長表示,該縣已實現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16年免費教育,全縣今年可實現農民新型醫療和養老的全覆蓋。多舉措的精準扶貧正在使民生得到進一步改善。(完)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