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農村電子商務將迎來爆發期,在給廣大農民帶來物美價廉的商品的同時,也將把農村的產品更好地推向世界,不僅能助力農村經濟發展也能幫助農民分享電商發展的紅利。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底,中國大陸總人口137462萬人,其中鄉村人口為60346萬人,佔總人口比重為43.90%;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931億元,比上年增長10.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6%,其中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1932億元,增長11.8%。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國還有6億多鄉村人口,這部分人的電子商務普及率還比較低,預示著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和潛力,另一方面我國正處于消費升級新時代,而鄉村由于基數較低,其消費的增長速度將快于城鎮。
而長期以來,由于商品流通渠道的不健全、不完善、不規范,假貨、以次充好的商品充斥著農村市場,導致廣大鄉村難以享受到質優價廉的商品。曾記得前幾年在老家農村過年時,每當去集市趕集買貨時,經常看到5元錢一大瓶的“飄柔”等商品,而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這種現象越來越少,一方面固然說明農民的質量意識在增強,另一方面也說明農村電子商務的大力發展暢通了鄉村的商品流通渠道。
農村電子商務能夠幫助農村建立起富有聚集效應的產業鏈。農村的發展和致富離不開規模化產業的發展,而電子商務正在幫助一些地區的農民建立起相應的產業體係,基于淘寶網的淘寶村正在起著這樣的作用,截止到2015年底,全國范圍內符合標準的淘寶村達780個,覆蓋活躍網店超過20萬家。這些淘寶村分布于17個省市區,其中,浙江、廣東、江蘇淘寶村數量位居全國前三位。這些村莊對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促進當地形成產業聚集,進而形成相對完善的產業鏈。
農村電子商務不僅僅是城市商品到農村去,更重要的是農村產品銷到城市乃至全世界去。互聯網有效地連接全球市場,使得遼闊的地球變為“地球村”,而對于鄉村來說,農村電子商務是農村互聯網的重要表現。農村電子商務使得農產品可以直接對接千里之外的用戶,也能直接和海外市場對接,幫助鄉村和農民搭上經濟全球化的快車,在經濟一體化的時代大背景下乘風破浪。當前我們隨處可見的是,新疆某地農村的葡萄和大棗借助電子商務進入了上海乃至美國城鎮居民的廚房,而在中西部的鄉村旅遊景點更是可以看到世界各地人民的身影。
農村電子商務助推農村興起創業風。農村落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創新創業風險大、意識弱,而關鍵是市場開拓成本太高、風險太大,而電子商務的發展則能有效地開拓市場並降低市場風險,這也使得一些農村出來到城市打工的年輕人在獲得能力、經驗、知識和資金積累之後,重新回到鄉村進行創業。當然,農村電子商務也在農村基礎設施的完善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