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呂兵兵
近日,在山東省莒南縣莊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理莊會樹告訴記者:“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是脫毒草莓種苗繁育,近年來開始進行脫毒甘薯研究。特別是一些種性退化嚴重的傳統優質品種,脫毒後增產效果明顯,多數增產幅度在50%以上。”
甘薯脫毒後效果這麼好,目前推廣使用情況如何?山東省農科院研究員、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係種薯繁育崗位專家王慶美介紹:“推廣甘薯脫毒技術在上世紀90年代就提出來了,但直到現在,落地推廣情況都不樂觀。市場上賣種薯種苗的很多,但真正實現脫毒的沒幾家。”
前不久,來自山東省昌樂縣的薯農王者金曾告訴記者,現在種甘薯,品種還相對好選一些,但要想買到一些傳統優質品種的脫毒種苗就難了。由于甘薯品種很多,育苗門檻低,導致現階段甘薯育苗行業魚龍混雜,虛假廣告滿天飛,假脫毒,亂起名字,化肥催苗等情況經常出現,很多甘薯種植戶在選購種薯種苗時不知該何去何從。
王慶美介紹,甘薯是重要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優質飼料作物,具有耐旱耐瘠、高產優質、用途廣泛、生產潛力大等特點。然而,甘薯良種隨著種植年頭的增加,往往種性退化,出現植株變小、生長勢衰退、塊莖變小、產量品質下降等情況,是目前普遍存在影響甘薯生產的重要問題之一。而且,近年來,蚜蟲等蟲害爆發嚴重,加上種薯種苗調運范圍越來越大,因此甘薯病毒病害呈加重趨勢,推廣脫毒甘薯成為必然選擇。
既然問題嚴重,推廣效果又好,那為什麼推不開呢?
一是因為甘薯種植比較粗放,效益相對較低,市場化運作空間小。種甘薯的地塊,多數是丘陵薄地,農民投入較少,種植收入也多數在千元左右。現在,農戶購買一般甘薯苗的價格約為0.1元/棵,每畝種苗投入在300元左右。而如果推廣脫毒甘薯苗,農民要大幅增加投入,接受起來會有一個較長的過程。
二是甘薯種薯如果大范圍調運,非常容易腐爛。而且,甘薯儲存也是問題。王慶美說,“售賣甘薯種薯種苗,集中在開春後一個月,一旦賣不出去,種薯就只能折價當商品薯賣,種苗就只能爛在手里。因此,風險太大。”
再就是甘薯種苗繁育的門檻較低。“農民有自己的土辦法,一般是買一次種薯,一用就是五六年甚至更長。土辦法是選擇一塊遠離甘薯主產區的麥田,在麥收後用作專門的種薯種植田,薯苗就從春薯的秧上截下來。這樣,雖然效果難以保證,但也有作用,關鍵是能降低成本。”昌樂縣雨羅山彩色地瓜合作社理事長呂來祥說,“正因如此,合作社想每年都引進脫毒種薯,卻很難說服社員接受。”
王慶美坦言:“綜合上述原因,要實現脫毒甘薯和種苗繁育的市場化,任重道遠。培育脫毒種薯一次性投入大,風險高,企業的積極性有限。而且,脫毒甘薯原原種培育出來後,如果繁種條件不能保證,在繁種過程中還有感染病毒的風險,推廣後反而是一發病一大片。”
現在的問題是,真正做脫毒甘薯的市場主體很少,但是做甘薯種薯和種苗生意的,都喊自己是“脫毒”之後的,農民一家一戶購買,又不能檢測,難免上當受騙。
甘薯脫毒是大勢所趨。王慶美說,“現階段,鑒于推廣上的實際困難,我們更多地提健康種薯和健康種苗的概念。對于一些種性退化的傳統優質品種,必須大力推廣脫毒技術。對于一些新推出的品種,則可通過提純復壯等健康的繁育手段,保障種薯和種苗的健康。”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