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養豬“狂人”張訓照

2016年06月22日 13:08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本報記者焦宏

  都在養豬,多數人每天都盼著豬兒快快長大,少吃料多長肉,趕上這波從未有過的好豬價,而張訓照養豬和別人不一樣。在他看來,長得快不是好事,要盡量想辦法讓豬長慢點,讓豬長得慢就已經很怪了,但是他的豬肉還能賣得好,這就更奇怪了。

  原來張訓照養的是徒河黑豬,是距今有4200多年歷史的中國純種的北方古老物種,也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近10年來,張訓照讓徒河黑豬這一地方品種從2006年的30多頭,發展成為2015底年出欄量達到3萬頭,讓廣大的消費者吃上了優質的好豬肉,徒河黑豬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黑豬品牌之一,因被拍成電影《我為豬狂》而名噪一時。

  在黃河之濱的山東省濟陽縣,張訓照是個名人,當過縣林業局的副局長。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接觸到起源于徒駭河流域的徒河黑豬,從此辭去公職成為一個“我為豬狂”的人。

  2006年初,張訓照沿徒駭河流域在聊城、濱州、濟南等地尋找3個多月,花費40余萬元,買回103頭黑豬種豬。後來經過鑒定發現這些種豬經過多代雜交血統已不純,不能再做種豬。張訓照只好把這些種豬宰殺,按照普通豬肉的價格出售,損失20多萬元。

  後來,在專家的幫助下,張訓照又沿徒駭河走訪20多個鄉鎮、50多名養殖戶,找到30頭純種徒河黑豬。2007年底,張訓照投資300多萬元,專門養殖徒河黑豬,建立了徒河黑豬原種場,成為我國徒河黑豬首家保種基地。

  豬肉的健康和質量,很大程度上講是由養殖過程決定。張訓照說,徒河黑豬經四季、食五谷,豬肉具有自然原香味。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徒河黑豬的先天優良品質,張訓照充分尊重徒河黑豬的自然屬性,讓徒河黑豬自然生長,養殖場建立了有機飼料生產基地。同時採取在飼料中添加中藥的方式對疫病進行防控,使用中藥方劑治療豬病,養1年時間才出欄,保證徒河黑豬的原始風味。

  徒河黑豬雖然肉香味嫩,但肥肉較多,為降低豬肉的肥膘,張訓照專為徒河黑豬設計了跨欄、舔舐木樁、玩球、遊泳等運動項目,每頭徒河黑豬每天都進行跑步跨欄、跳水遊泳的運動項目,既提高了自身的體抗力,又增加了瘦肉率,使得徒河黑豬肉肌纖維更加纖細,肉質更鮮美。

  很多買過徒河黑豬肉的市民都會發現,徒河黑豬肉都是凍肉,不是常見的冷鮮肉。其實,這也是張訓照賣肉的一大怪,且是故意為之。張訓照說,豬肉在常溫下,細菌病毒繁殖很快。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徒河黑豬採用了歐美國家常用的做法,宰前24小時排酸排毒,將肉凍到零下35攝氏度,將絕大多數細菌病毒凍死,然後切割裝入真空袋。因而,徒河黑豬也是國內一家無活菌鮮肉供應商。張訓照在養殖開發徒河黑豬中擁有7大國家發明專利,產品擁有7大係列,60多個品種。徒河黑豬先後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農業部有機食品認證。在北京、上海、濟南建立了30多家徒河黑豬直營店。以徒河黑豬保種、養殖、屠宰、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徒河食品即將挂牌新三板。目前,張訓照旨在打造健康生態新直供模式,開發眾籌走進豬場新經濟,構建養殖、消費都市家庭聯盟新業態,讓消費者變為生產消費者,讓更多的老百姓能吃上徒河黑豬肉。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