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國糧小鎮”推動糧食優質優價

2016年06月23日 09:11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本報記者劉偉林

  中國供銷集團通過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建設糧食倉儲基地,為糧食主產區架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橋梁,當地糧食優質優價開始顯現,種植業結構主動向市場靠攏,農民和企業實現共贏。

  中國供銷集團天澤糧食倉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志強介紹說,去年8月,中國供銷集團承載“為農、務農、姓農”的責任使命,探索經營新模式,選擇全國優質商品糧基地、地處黑土地的核心地帶的綏化市北林區興福鎮組建了混合所有制經濟體制的糧食倉儲有限公司,這是集團建立的全國首家糧食倉儲加工企業。公司建設100萬噸倉儲規模,當年建設總倉容2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凈利潤1300萬元。公司充分發揮集團網絡資源優勢、資本優勢和屬性優勢,讓黑土地上的綠色食品有自己的價格形成機制,為優質糧食配置優質市場,促進了三產深度融合發展,因為供銷集團的進駐,作為傳統糧食集貿地的興福鎮開始被人稱作“國糧小鎮”。

  興福鎮是東北大豆標準化生產“興福模式”的發源地,天澤公司讓興福大豆種植煥發生機。據介紹,天澤公司收購的大豆直接供應國內知名廠商,去年玉米和大豆的收購價格明顯高于周邊市場。興福鎮20萬畝耕地近年來都是以玉米種植為主,今年在企業收購導向的作用下,玉米面積減少1/3,大豆面積增加到4萬畝,全鎮今年新增農民專業糧食種植合作社57家。

  趙志強告訴記者,中國供銷集團今年將加大建設力度。在倉儲環節,倉容擴建至50萬-100萬噸,覆蓋綏化、黑河等市的糧農;在轉化加工環節,計劃建設30萬噸水稻精深加工、20萬噸大豆加工項目,直接供應李錦記、海天味業、加加、味極鮮、廚幫、東谷等國內知名廠商,延伸了產業鏈,同時,積極推進15萬頭生豬規模化養殖項目;在農業生產環節,與新型農業經營組織開展全方位對接,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在北林區建設以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為主導的4個綠色農業產業園區,並提供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的配送、田間指導等服務,推動了現代農業發展;在商貿流通環節,利用自有的鐵路專用線,與大連港達成聯營協議,與鐵路總公司合作建設農機中轉配送中心,使北林區成為區域性重要的糧食貿易、農機農資中轉集散中心,同時帶動運輸、餐飲服務等各業發展。

  中國供銷集團的落戶帶動了當地精準扶貧,推動了美麗鄉村建設。企業優先安排貧困戶就業240多人。在美麗鄉村建設上,短短一年多時間,政府和企業聯手,累計投入資金600萬元,鋪設排水管道、拓寬道路、鋪裝步道板、安裝路燈、綠化城鎮,使興福鎮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