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山西試點職業農民精準培育

2016年06月23日 09:13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山西試點職業農民精準培育

  孵化職業糧農、菜農等專業農民支撐產業升級

  本報訊(記者吳晉斌)有什麼樣的農民才有什麼樣的產業。今起3年內,山西將在8個區縣圍繞縣域農業主導產業實施新型職業農民精準培育試點,實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農業服務主體帶頭人培育全覆蓋,成熟後在全省推行這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升級版。

  6月20日,山西省在忻州市岢嵐縣啟動了這一精準培育試點工作,確定了在神池縣圍繞雜糧產業、晉中市榆次區和天鎮縣圍繞蔬菜產業、岢嵐縣圍繞羊產業、方山縣圍繞肉牛產業、平順縣圍繞中藥材產業、隰縣圍繞梨產業、臨猗縣圍繞蘋果產業開展精準培育,培育職業糧農、職業菜農、職業牧農、職業藥農、職業果農等專業型新型職業農民。

  試點中,山西將建立職業農民數據庫,以戶為單位採集從事縣域主導產業的個人身份、教育培訓、生產經營規模、產業收入、家庭收入等信息,錄入職業農民精準培育數據庫,建檔立卡,實行信息化管理。

  對試點縣域主導產業從業人員實行應訓全訓,實行從生產決策到產品營銷全程生產經營培訓;同時對培訓農民追蹤服務,給予財政、信貸、保險、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務,並探索建立以職業農民為基礎的農業投入新方式、扶持產業發展的新機制,為優化配置農業資源提供依據,為全面開展職業農民精準培育積累經驗。

  2014年,山西省被農業部確定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整省推進試點省;省政府把10萬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列為為農民辦的五件實事之一,納入了省政府目標責任制考核范圍。

  在近兩年的實踐探索中,山西不斷豐富、總結和提煉新型職業農民的典型經驗和有效做法,在全省推出了八個地方特色鮮明的培育模式,其中,榆次區“政府主導,分類分層”推進模式入選為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十大模式。

  山西省農業廳廳長關建勳說,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提高農業供給體係的質量和效率,出路在科技,關鍵要靠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核心。基于此,山西省政府提出了精準培育的理念,要求圍繞縣域產業對農村實用人才的時代需要,在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上探索提檔升級之路,提升行業勞動者素質,為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升產業品牌和影響力,促進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並將此項工作列入了省級“十三五”規劃。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