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文洪瑛
日前,記者採訪今年江西油菜夏收情況,據江西省糧油局副局長蔣新華介紹,全省油菜已經收獲完畢,受多雨低溫影響,今年油菜產量有所降低,但一些優質品種表現穩定,比如潯油8號、潯油9號,這兩個品種是九江油菜的主打品種,九江是油菜主產區,產量佔全省四分之一左右。
江西九江農業科學院農藝師曹國軍告訴記者,潯油8號是九江農業科學院和貴州省油菜研究所利用隱性核不育係501與恢復係168配組育成的“雙低”(低硫葥、低芥酸)甘藍型油菜新品種,2007年經江西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豐產、穩產、適應性、抗逆性均較好;潯油9號是九江農業科學院用不育係K-6A與恢復係N22配組而成的高油份“雙低”甘藍型油菜新品種,2011年經江西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株型較緊湊,分枝勻生,部位低,莢果層較厚,商品籽雜黃色,黃籽率90%以上,抗性好,產量和含油量高。
九江農業科學院以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係九江綜合試驗站、江西省油菜產業技術體係贛北片綜合試驗推廣站以及江西省九江農業科學院工作站為依托,主動與中國農科院油料所、華中農大、江西省農業科學院對接,積極參與江西省科技創新聯盟協同創新項目,將優質高產新品種、輕簡高效新技術、綠色防控新舉措進行組裝集成,形成了早地以油菜加棉花或玉米、大豆模式,水田以油菜加早稻加晚稻、油菜加一季稻等多種種植模式,在贛東北及臨省周邊地區進行大面積示范推廣,深得農業部門和農民的認可,兩品種推廣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現已成為贛東北及湖北、安徽地區主推品種。
近5年來,兩個品種累計推廣面積達700多萬畝,平均每畝增產14.8公斤,增產率10.4%,累計增產1億公斤,產生直接經濟效益4億多元;平均每畝省工節本50多元,累計省工節本3.5億元;推廣“油、菜兩用”種植面積累計3萬多畝,在油菜籽不減產的情況下,每畝增收菜苔150公斤,累計增收450萬元。
潯油8號、潯油9號的推廣應用,有效地解決了贛北地區油菜品種“多、雜、亂”現象,據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係九江綜合試驗站“油菜生產現狀調查”統計,贛北地區低硫葥、低芥酸油菜覆蓋率已由推廣前的65%提高到了97%,贛北油菜種植優質化率和冬種覆蓋率顯著提高,農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高漲,油菜產業持續發展勢頭良好。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