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鄧俐 實習生 陳雨
“到2020年,全市柑橘產業要完成的目標是,種植面積達330萬畝,柑橘產量330萬噸,建設綜合產值達300億的柑橘產業鏈。”重慶市副市長劉強6月29日在全市柑橘產業鏈建設暨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會議上宣布,重慶將形成全國最大的橙汁加工基地、最大的晚熟柑橘基地、最大的種苗生產集散基地、最大的柑橘科技創新高地、最大的柑橘休閒旅遊基地和全國第一個柑橘非疫區的產業格局,幫助農民脫貧增收。
柑橘產業鏈位居重慶七大特色產業鏈之首。過去5年,全市柑橘面積和產量分別增長了37%、56%,去年綜合產值達到220億元,已經成為庫區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和發展休閒觀光、鄉村旅遊的主要載體。
扶持龍頭企業,強化品牌建設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安全、健康的優質農產品需求日益高漲,品牌農業蘊含巨大商機。重慶市農委主任路偉表示:“十三五期間,重慶將按全產業鏈思維,加大品牌整合力度,鼓勵企業以品牌為紐帶,實行資產重組和生產要素整合,將有基礎、有影響、有市場前景的柑橘打造成為知名品牌。”
重慶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是全市柑橘產業的龍頭企業,該公司從1995年開始實施柑橘產業化項目,在橙汁加工及配套工程方面總投資已超過3億元。2011年到2015年,重慶市給予該公司的農業綜合開發投資達2015萬元,用于支持該企業的柑橘產業鏈建設。
該公司總經理鄭佳群告訴記者:“我們的柑橘及皮渣處理項目是市農綜辦重點扶持的‘一縣一特’項目,這項技術採用菌種發酵的方式,將榨汁過後的柑橘皮渣生產成有機肥,解決了柑橘皮渣的環境污染問題,破解了橙汁加工業的瓶頸,延長了柑橘加工產業鏈,為企業創造利潤200萬,年節約廢棄物處置費300萬。”
目前,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已經在三峽庫區腹地建成標準化柑橘果園20萬畝,產業已經覆蓋和帶動20萬果農(包括三萬移民)通過種植柑橘實現致富。
臍橙是奉節縣大力發展的特色產業,縣財政每年投入2000萬元,用于扶持發展特色效益農業的龍頭企業。臍橙方面,重點扶持龍頭企業建設採摘後的產品化處理線、果品儲藏庫等,已建成16條商品化處理線和6座冷庫。目前全縣臍橙企業38個,臍橙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380個,已有10萬多畝果園實現了集約化經營。同時,縣財政每年安排300萬元獎勵銷售業績好的企業和大戶,壯大臍橙銷售隊伍,扶持臍橙的龍頭企業,加強品牌建設。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