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在唐河縣少拜寺鎮糧食儲備庫門前,來自當地及周邊鄉鎮的農民、糧食經紀人開著滿載小麥的大小車輛排起了長隊,儲備庫內,工作人員在忙碌地指揮車輛停靠、稱重,售糧現場既紅紅火火又秩序井然。
“我今天拉來的2萬多斤小麥全部參加托市收購,有一小部分麥粒飽滿度有點欠,按每斤一塊一毛八賣給糧庫,大部分是按每斤一塊二賣了,總共賣了兩萬四。”種糧大戶陳建明拿著銀行卡樂呵呵地告訴筆者。他今年承包了近百畝小麥,畝產1200多斤,新麥子換成了紅票子,心情很是晴朗。
“今年賣糧不受罪,繞一圈就齊整了。”儲備庫負責人文君介紹,從進入儲備庫大門算起,一輛載重40噸的大貨車,走完售糧的各個環節只需要一個多小時,儲備庫會提供給賣糧人一張詳細的流程表,表上標注了從進門登記、扦樣化驗到過磅、卸車、回皮、結算等各個過程的詳細信息。
唐河是全國產糧大縣,素有“中原糧倉”的美譽。數據顯示,2016年,唐河縣小麥收割面積210萬畝,總產逾100萬噸,全縣100萬噸小麥中,農戶自留20萬噸,市場流通收購40萬噸,托市收購有望達到40萬噸。
為滿足糧農售糧需求,唐河縣加大糧食交易市場建設力度,力促糧倉擴容升級,累計投資567萬元,在該縣中心城區和19個鄉鎮建成27個糧食交易市場,年吞吐量達45萬噸以上。
糧倉擴容升級的同時,唐河縣還創新完善收購措施,在設點收購、預約收購、上門收購等傳統收購方式的基礎上,積極採取協議收購、代理收購、代收代儲等方式,引導和鼓勵各類糧食經營企業、加工企業積極入市收購新糧,為售糧農戶提供方便,延伸服務。
“上午賣的糧,上午我的銀行卡上就能收到糧款,安全、透明還省事,這樣賣糧我們更放心了。”糧食經紀人陶錄嶺揚了揚手中的銀行卡。收購“一卡通”,告別“打白條”。為解決糧農賣糧耗時費力、資金保管難題,唐河在全縣22個夏糧收購企業首次實行“一卡通”便民服務。售糧人在入庫前辦理一張IC卡,入庫稱重後只需在電腦上輸入身份證號、售糧重量、除雜情況、糧食等級,軟件便可自動生成價錢,錢款直接打到賣糧戶所持銀行卡上。至于所支付款項,無須調集資金,在電腦係統結算後由中儲糧直接撥款到戶,有效防控了收購資金被擠佔挪用、資金結算不及時、打白條等問題,切實做到農民“糧出手、錢到手”。
據了解,夏糧托市收購自6月10日開秤至今,唐河縣已收購托市糧16萬噸,全縣27個糧食收購點,全面敞開收購農民新糧。糧食入庫後,各糧庫及時烘幹、篩選,並開通電子檢溫設備和通風設備,防止糧食進庫後霉變損壞,全力確保糧食儲備安全。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