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遼寧省針對未來5年漁業發展,從加快漁業轉方式調結構、推動漁業轉型升級、推進現代漁業建設角度出發,制定了遼寧省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行動計劃。重點發展海參、鮑魚、對蝦等18個優勢特色種類,計劃用5年時間,使優勢特色產品達到260萬噸,產值達到520億元。
經過多年發展,遼寧省漁業目前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養殖、捕撈、加工和市場流通產業體係。截至2015年,全省漁業經濟總產值已達到1366億元,位居全國第七。目前,遼寧省漁業發展的結構性問題凸顯,例如近海漁業資源衰退,捕撈能力過剩;一產比重過大,二、三產業比重偏小;漁業發展方式粗放,設施裝備落後,效益持續下滑等,因此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勢在必行。
遼寧省這次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就是以水產增養殖為主攻方向,主要調整優化漁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海洋牧場、深水網箱養殖、海水池塘生態健康養殖和工廠化養殖,鞏固提高淡水池塘集約化養殖,加快發展稻田綜合種養和水庫生態漁業。
據介紹,改革主要路徑是,逐漸壓縮近海捕撈,推進漁船更新改造和漁民轉產轉業,穩步發展遠洋漁業,發展標準化生態化集約化增養殖;提高海水產品精深加工水平,研發休閒食品、即食食品、風味食品、營養保健品和生物藥品;支持開展鯉魚、草魚等淡水大宗產品深加工,研發軟罐頭食品、風味食品、魚蛋白保健品、美容化妝品和魚皮裝飾品,通過發展水產品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大力發展休閒漁業,依托已建成的人工魚礁示范區,創建十大海釣基地;以鞍山、遼陽為重點,建設觀賞魚種業制繁基地,打造全國一流的觀賞魚批發市場;每年創建5處以上池塘(水庫)垂釣與餐飲、旅遊觀光相結合的省級休閒漁業示范點;促進大連老虎灘漁人碼頭、興城小塢都市漁港建設,發展漁港經濟。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