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北京:高效灌溉設備 助力農業節水

2016年08月02日 15:59 來源:京郊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進入伏天後,農田灌溉用水也進入了高峰。據了解,北京市農業用水中約90%來源于地下水,用水結構單一,水資源利用率低下,常年下來導致地下水超採開發、水資源浪費等現象,嚴重破壞了首都生態環境功能。因此,開展農田節水工作刻不容緩。

  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及設備發揮作用大

  “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我們終于解決了農田高效節水灌溉問題,通過引進配套時針式噴灌機、半固定噴灌設備等高效灌溉設備,為麥田澆地提供了充足水源保障,確保了今年糧食豐產豐收,並且通過先進設備的投入使用,節省了大量人工,比漫灌節水3-5成,真正做到了節水增產、節本增效。”在密雲區河南寨鎮小麥機收現場,當地負責農業生產的同志高興地說。

  近年來,本市農業部門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據統計,2015年,全市累計減少農業用地下水4460余萬立方米,相當于24個昆明湖的蓄水量。農業用水量顯著減少,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各類高效節水灌溉設備的推廣應用,實現農業節水2000多萬立方米,在京郊大力推廣的幾種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及設備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高效節水灌溉分為兩大類

  節水灌溉是指達到部頒節水規范標準的灌溉方式,高于此標準的節水灌溉方式,稱為高效節水灌溉。高效節水灌溉主要是通過首部水泵提水加壓,管道輸水,然後利用噴頭、微噴頭、滴頭等灌水器,對田間進行灌溉。根據灌水器灌溉方式不同和地表是否產生徑流,高效節水灌溉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噴灌,包括固定式噴灌、半固定式噴灌和移動式噴灌;另一類是微灌,包括微噴、滴灌、涌泉流(小管出流)。

  噴灌技術及設備可節水30%-50%

  噴灌技術是利用水泵把水經管道壓送到噴頭後噴灑灌溉,優點在于省工省水,其灌溉效率為50%-75%。近幾年,北京市噴灌面積以每年0.93萬-1萬公頃持續增加,順義、房山、通州、密雲等區已採取小麥噴灌施肥技術,實現了作物增產和灌溉節水。隨著北京市節水農業的不斷發展,噴灌設備及技術也在不斷的改進當中。目前,本市現有的噴灌係統按其組成部分可移動的程度,大體分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動式三種,與地面灌溉相比,可節水30%-50%。

  ■固定式噴灌設備

  固定式噴灌設備除噴頭外,其余設施均固定不動,幹、支管道常埋于土層內,噴頭可作圓形或扇形旋轉噴水。其使用、操作方便,生產效率高,佔地少,但所需管道等設備多,建設工程復雜,一次性投資大。該設備適用于灌水次數頻繁、經濟價值較高的蔬菜、茶、果樹等作物區,以及城市園林、花卉、草地的灌溉。

  ■半固定式噴灌設備

  半固定式噴灌設備是指動力機、水泵和幹管固定不動而支管、噴頭可移動的噴灌係統。因減少了支管用量及地下管道鋪設費用,其用材及投資均低于固定式噴灌,但移動支管需要機械或較多人力,且支管、噴頭易損,管理難度較大。目前,本市該設備保有量較大,適用于規模較小的大田作物種植區。

  ■移動式噴灌設備

  移動式噴灌設備的全部係統都可移動使用,設備利用率高,可實現自動控制,管理簡單,灌溉均勻,節省大量勞動力,但設備價格普遍較高。目前,本市的移動式噴灌設備主要包括時針式噴灌機、平移式噴灌機等大型噴灌機和卷盤式噴灌機等小型噴灌機,適用于地面平整的大規模農田。

  微灌技術將是北京農業節水的方向

  微灌是按照作物需求,通過管道係統與安裝在末級管道上的灌水器,將水和作物生長所需的養分以較小的流量,均勻、準確地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種灌水方法。與傳統的全面積濕潤的地面灌和噴灌相比,微灌只以較小的流量濕潤作物根區附近的部分土壤,因此,又稱為局部灌溉技術,其節水節能效果最為突出。1990年前後,以滴灌為代表的微灌技術在北京開始迅速發展,1995年-2005年,全市滴灌面積增長近13倍。目前,大興、順義、平谷、房山等區縣已有相當一部分農戶,尤其是設施農業及林果種植戶,將原來的大水漫灌改為精準微灌。隨著本市蔬菜、林果產業的持續發展,微灌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必將成為北京市農業節水發展的重要方向。

  ■滴灌設備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將水通過直徑約10毫米毛管上的孔口或滴頭送到作物根部進行局部灌溉,主要應用于寬行、高經濟價值的作物,如:果樹、棉花、土豆、蔬菜、苗圃、溫室作物等。滴灌設備主要包括管上滴頭、滴灌帶、滴灌管,可選配過濾裝置和施肥裝置以實現水肥一體化。與噴灌相比,滴灌更省水,灌溉效率更高,可達到75%-90%,且省工、少佔耕地和少受地形限制,方便同時施肥,但存在滴頭易堵塞、維護保養費用高(滴灌帶2-3年需更換)等問題。

  ■微噴灌設備

  微噴灌利用低壓水泵和管道係統輸水,在低壓水的作用下,通過特別設計的微型霧化噴頭,把水噴射到空中,並散成細小霧滴,灑在作物枝葉上或樹冠下地面的一種灌水方式,簡稱為微噴,主要應用于設施蔬果灌溉、果園育苗、果樹灌溉、園林草坪、庭院綠化、花卉種植等。微噴係統主要由3個部分組成:控制中心、管網係統和微噴頭,其中控制中心位于微噴係統的首部,所以也稱首部樞紐,主要包括水泵、動力機、過濾器、化肥罐、閥門、壓力表、水表等設備;管網係統為輸水管道和配水管道的總稱,一般分為幹管、支管、毛管和連接管等;微噴頭負責把壓力水噴灑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是整個微噴灌係統的關鍵設備。微噴管道無需拆除安裝,節約人工,比地面灌溉、噴灌節水40%-60%。

  ■小管出流設備

  小管出流是一種適合果樹林木灌溉的新型節水灌溉方式,是一種在PE(聚乙烯)支管上用打孔器打孔安裝紊流器以後,在紊流器另一端安裝一截紊流器毛管,從而使水分直達作物根部的節水灌溉方式。其係統組成包括:動力機械,從水源提取水進入主管網;首部係統,包括控制係統、施肥係統、過濾係統;主管網,輸水主管,一般由PE管材和PE管件組成;灌水器,由紊流器及毛管組成。由于小管出流設備的流道直徑比滴灌的流道或孔口的直徑大得多,且採用大流量出流,不存在滴灌係統易堵塞的難題,同時小管出流灌溉是一種局部灌溉技術,只濕潤滲水溝兩側作物根係活動層的部分土壤,水利用率高,據北京海淀區試驗,可比地面灌溉節約用水60%以上。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