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海南農業打造經濟“王牌” 促進休閒農業提檔升級

2016年09月02日 11:23 來源:海口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來自海峽兩岸近百位農業專家學者及公司代表,近日參觀考察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就借鑒臺灣農業發展經驗推動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建設,深化兩岸休閒觀光農業合作進行研討。記者30日從省農業廳了解到,海南堅持把農業真正打造成為經濟“王牌”的理念,學習借鑒臺灣休閒農業發展成功經驗,力爭到“十三五”末全省休閒農業綜合收入突破35億元,年接待遊客1500萬人次,從業人員3.5萬人。

  臺灣9成優良品種引進海南

  1999年海峽兩岸農業合作(海南)試驗區成立後,積極引進臺灣優良品種培育。據初步統計,現有試驗區正常經營的臺資企業中,80%以上具有不同程度的育種制苗能力;臺灣90%以上的優良品種已成功引進海南,為滿足海南熱帶特色農產品的升級換代做出了貢獻。

  目前試驗區有臺資水果生產基地(農場)180多個,在承租的22萬畝中有1000畝以上的基地34個,並實施先進的栽培管理技術和規模化生產。臺資花卉生產基地8個,約5300畝,主要生產的品種有蘭花、火鶴花、發財樹等。臺資海淡水養殖基地共50個,約7800畝。主要產品有中華鱉、單性羅非魚、鮑魚、對蝦、綠藻等。甘蔗良種生產基地有8個,約1.8萬畝。3家規模性的臺資企業經營休閒農莊、約4012畝。主要以開發科技農業、高效農業為基礎,休閒度假、觀賞于一體,使農業開發由生產消費領域向休閒消費領域拓展。農產品保鮮加工貿易方面,目前試驗區有臺資加工企業70多家,主要涉及魚產品、木材、食品等加工。

  臺資農業企業通過20多年的探索和市場競爭,投資行為日趨理性,臺資企業與當地農民分工與合作日趨明顯,海水養殖成為新的熱點和亮點。臺資企業引進的許多優勢品種,成為海南“拳頭產品”和“名牌產品”。

  學習借鑒臺灣休閒農業經驗

  近年來,省農業廳每年都組織市縣休閒農業主管部門、鄉鎮和企業等有關人員到臺灣學習考察,邀請臺灣休閒農業專家來瓊參加休閒農業論壇,介紹臺灣休閒農業發展的好經驗和好做法。在此基礎上,省農業廳先後研究建立健全推進休閒農業產業發展的政策體係。2015年省政府還印發了《關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做大做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意見》,明確將發展休閒農業納入其中。省旅遊委根據《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鄉村旅遊的意見》的要求,從2013年起,每年從省旅遊產業發展資金中安排不少于1000萬元的鄉村旅遊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對重點鄉村旅遊項目規劃和開發建設,根據建設規模和標準給予不同額度的資金補助。

  省農業廳和省旅遊委密切配合,積極推進中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范創建活動。目前我省已有保亭、瓊海、定安三個市縣成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范縣,文昌龍泉香園等12個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范點。有34家休閒農業經營主體榮獲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星級評定。我省還以熱帶觀光果園為載體,推動我省全域旅遊示范省建設,今年計劃對20個熱帶果園進行旅遊化改造,促果園變景區、農產品變旅遊商品,促進產業融合、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我省還鼓勵更多的臺資企業利用自身的優勢發展休閒農業,開展休閒農業示范點和熱帶觀光四季果園創建,促進休閒農業提檔升級。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