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海南:瓊北可擷仙 蓮霧何田田

2016年09月09日 10:07 來源:海南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海口市雲龍鎮,“中國紅”蓮霧備受市場歡迎。

  

  海口市雲龍鎮,“中國紅”蓮霧備受市場歡迎。 李幸璜 攝

  傍晚,海口金德豐農業有限公司蓮霧基地內,夕陽的斜暉已經照進包裝車間,工人們依然一片忙碌景象。

  一年四季,對于這個蓮霧基地來說,都是收獲的季節,包裝車間從未停工。臺灣人黃益豐在此成功培育出新品牌“中國紅”蓮霧,並採用大面積輪區操作和先進遮光技術,實現“天天收鮮果”。

  海南省委六屆九次全會提出:要把農業打造成為富足農民、服務全國的王牌產業。要王牌先品牌,海口市正在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品牌化是必由之路,海口蓮霧正是海口市著力打造的十大農業品牌之一。

  環境好 土地肥沃陽光充足

  蓮霧,這種原產印度、馬來西亞,尤以爪哇栽培最為著名的水果,早已引種入中國並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它在海南還有著一個特別的名字——“甜不”(海南話音譯),海南鄉間老百姓房前屋後經常能見到一兩棵蓮霧樹,甜不甜?或許是老百姓認為蓮霧好不好吃的重要原因。

  15年前,臺灣人黃益豐來到海南尋求創業機會,並在海口成功引種臺灣熱帶水果品種“黑金剛蓮霧”,是首家規模種植蓮霧的民營企業。

  “海口地處火山岩地帶,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土壤肥沃、富硒,最適合蓮霧生長,產出的蓮霧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黃益豐至今仍津津樂道當年的投資眼光。

  甜,僅是代表著蓮霧的口感,而海口這塊土地上生長出來的蓮霧,由于含有許多水分及多種維他命和礦物質元素,特別是在富硒環境里汲取了“長壽元素”——硒,更加營養健康,所以海口蓮霧被稱為“仙桃”。

  如今,他的蓮霧園還能實現“單一基地、單一品種、天天收鮮果”,更是得益于海口一年四季充足的日照時間。

  效益好 好品質鼓起百姓腰包

  歷經多年發展,金德豐農業有限公司的蓮霧基地已是瓊臺農業成功合作的典范,“無公害認證”“中國綠色食品認證”“海南省著名商標”……產品獲得了市場及相關機構的認可。

  該公司探索出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專業戶+農戶+市場”的經營模式,開展統一培訓、統一技術標準、統一農資供應、統一品牌認證、統一組織生產銷售等“五統一”服務,參考臺灣栽培方法,調適海南土質及氣候,自創栽培管理技術模式,蓮霧基地總佔地920畝,年均產量近600萬斤,每年產值上億元人民幣。

  在三江鎮衝坡嶺,另一個蓮霧基地也引人注目。在這片種滿蓮霧的3000畝土地上,每一個蓮霧都可以免檢進入歐盟市場。

  “供不應求!供不應求!”果農楊清喜上眉梢,看著手中的蓮霧,像是找到了“金疙瘩”。楊清算了一筆賬:一畝種植蓮霧23棵,每棵一次瓜果產量約100斤,每年兩次挂果,田間收購價一般每斤8元,算下來一年產值3.68萬元,純利潤能賺2萬元,10畝一年就凈賺20萬元。

  根據海口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品牌農業發展戰略,農業部門以品牌創建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大力實施品牌農業發展戰略,農業品牌創建取得一定成效。

  前景好 價值高打造高端產業鏈

  近年來,海口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非常關注品牌農業發展,分別對品牌農業特別是打造富硒、富鍺農產品品牌作出批示和指示。海口市成立品牌農業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編制海口市品牌農業發展規劃,各區、各部門把發展品牌農業列入重點工作,各部門積極協作合力推動。

  海口市農業局局長李世高透露,海口市已經繪就三江鎮農村農業經濟近期、中期和遠期的發展藍圖,著手打造三江蓮霧產業鎮,到2020年完成蓮霧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的計劃,帶領農民走上致富道路。

  “種植1萬畝蓮霧,僅僅是打造蓮霧產業鎮的第一步。”李世高表示,海口市還將協助企業組建有專家、技術人員、農民技術員組成的三江蓮霧產業研究所,以成熟技術技能覆蓋全鎮,為全鎮蓮霧基地提供種苗改良、產品研發、種植、管理、保鮮等係列技術服務。

  其次,要積極協調、引進深加工技術、工藝,創建種植加工一條龍蓮霧生產線,打造蓮霧酒、蓮霧飲料、蓮霧保健食品品牌,提高蓮霧產品價值。

  最後,以蓮霧產業鎮為主題,相應配套蓮霧休閒觀光園、農家樂,打造旅遊度假和蓮霧產業為一體的產業小鎮,至2020年,努力實現三江鎮農民年人均純收入超過全市農民年人均純收入。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