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安徽六安金安區雙河鎮:萬畝水稻“喊渴”

2016年09月09日 15:37 來源:六安新聞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6.30”大水過後,金安區雙河鎮直播補種1.3萬畝粳稻和早稻。9月6日,重訪重災區記者踏上雙河土地,見到大片綠油油的秧田中間,突然冒出一塊塊黑色或黃色秧苗,村幹部們說,這一塊塊發黑或發黃的秧苗,是缺水造成的。

  在村里砂石機耕路上,不時見到村民們用四輪車拉著抽水機和水管,四處尋找水源。雙河遭遇水災過後的大旱,連續50天未下雨,萬畝水稻“喊渴”。

  6日上午,晁倉村種糧大戶韓玉虎開著私家車在村里轉了一圈,回到家非常失望,其敗壞的情緒與2個月前遭遇“6.30”大水差不多,他承包400多畝耕地,一場洪水把已經抽穗揚花的中稻全部淹沒,沒留下一棵活苗。這次補種的早稻也到了抽穗揚花關鍵時節,卻出現嚴重旱情,如果7天之內還是沒有水,400畝早稻又將絕收。

  很難相信,7月在深達3、4米洪水中淹沒的田地,退水後,塘堰溝渠滿溢,僅僅2個月,怎麼會溝渠斷流、塘堰見底了呢?棗林村書記潘明龍說,退水時,一方面村民沒有把大水之後可能出現大旱的教訓放在心上,設法把水留住;另一方面由于水利配套設施毀損,塘堰溝渠的水白白流失了。

  裕安區新安鎮居民許正勇通過土地扭轉,在棗林村承包了2700畝耕地,補種復耕後,他曾接受本報記者的採訪,滿有信心地說:“秋後肯定能有個好收成。”但是,自7月下旬旱情出現,他們調配機械抽水灌溉,到了8月,由于連續高溫,村民高頻率使用電器,村里電力電壓嚴重不穩,24小時不間斷抽水的電機燒壞5臺,10天前村里還有水可抽,現在已沒水了,眼看著綠油油的秧苗一天天在枯萎。許正勇說;“我十幾天沒到田里去了,看見難過。”他已放棄700多畝的抗旱,剩下的2000畝,他交代民工,能救多少是多少。許正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雖然種子是政府免費提供,但肥料、農藥、電費和民工工資,一畝少說也得四五百元,如果天再不下雨,一切努力和希望都將落空。

  面對嚴重旱情,曙光村的種糧大戶陳高波心急如焚,他是廬江縣人,承包曙光村2000多畝耕地,他來承包耕地時,自己掏錢修了村里2口當家塘,如今因為用水,他和村民吵得不可開交。6日上午,剛從吵架現場回到村部的曙光村主任劉宜明說:“眼下村里重點工作轉移到抗旱保收,解決水源問題,不能坐等天下雨,要做好有限的水資源協調和調配。”

  在記者即將發稿時,從雙河鎮政府傳來消息,6日下午,鎮政府召開抗旱保豐收工作會,研究抗旱相關問題。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