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市大興區長子營鎮沁水營村的一塊露地菜田里,50歲的劉大媽坐在由拖拉機頭牽引的覆膜移栽一體機上,正忙著把大白菜苗從穴盤里取出放進移栽機的喂入器里。“現在坐在拖拉機上就能把大白菜苗栽好,再也不用貓著腰彎著背了!”她高興地說。
如今,京郊農民告別了往年依靠人工點籽直播種植的老辦法。記者在這片60畝的菜田里看到,當蔬菜移栽機駛過後,兩排整齊的白菜苗便穩穩當當地栽種在了地里,而且實現了起壟、鋪滴灌管、蓋膜、栽苗、澆水一站式作業。
近兩年,北京市農業局農業技術推廣站在京郊大力推廣露地蔬菜育苗移栽新模式,將農藝農機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蔬菜種植效率。“以前3個人一起栽菜苗,幹4個小時只能完成1畝,現在3個人半個多小時就能完成1畝。”推廣站育苗技術科科長曹玲玲告訴記者。
蔬菜育苗移栽首先在育。“苗的整齊度、健壯程度如何都直接關係到機械化移栽的效果。”曹玲玲說。近年來,為了提高蔬菜育苗的質量和效率,北京在各郊區積極開展蔬菜集約化穴盤育苗技術集成與推廣。
據介紹,蔬菜集約化穴盤育苗克服了傳統的畦土育苗、營養缽育苗成苗率較低的弊端,所生產的秧苗不僅大小均勻、整齊一致,有利于機械移栽,而且節水、節種、省人工,提高了土地、人力、能源等資源利用效率。目前,已有4個品種的蔬菜在京郊實現了露地育苗移栽。
在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的推動下,目前全市有10多類的蔬菜實現了集約化穴盤育苗,蔬菜集約化育苗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市級育苗場點達到69家,標準園區育苗點25家,50畝以上規模化園區達到150家以上。2015年北京市集約化育苗量達到1.96億株,佔全市蔬菜生產所需育苗量的11.52%,高于全國10%的平均水平。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