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縣東興鄉圍繞水稻做文章,規劃建設500畝現代農業示范基地,並推出網上私人訂制“鴨田稻”,實現了由單一種植向立體種植轉變,由傳統種植向綠色種植轉變。
鴨稻田坐落在東興鄉福興村,500畝稻田養鴨8600只,由鴨群和水稻、昆蟲、水生物、雜草等構成生物圈、食物鏈,“鴨稻”不噴灑農藥,不施化肥、除草劑,水稻成為有機水稻,鴨子成為生態鴨。
東興鄉還積極探索“互聯網+農業”的網上營銷推介模式,通過訂單農業,實現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為此,鴨稻田安裝了6套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避免蟲害、減少農藥使用量,安裝1套監控設備、30架高清攝像頭。通過東興鄉的農副產品推介網,目前已有來自北京、大慶等地的客戶通過網絡訂制鴨稻田430畝。訂制“鴨稻”的業主可以通過東興鄉農產品推介網,實時看到訂制水稻用肥、除草及生長等情況。(劉洋文 楊欣華記者李飛)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