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重慶酉陽發展特色農業助老區村民增收

2016年10月14日 16:17 來源:重慶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楊昌才正在收割富硒稻。 記者 左黎韻 攝

  10月13日,“長徵路上奔小康”重慶全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活動第二小組採訪團走進酉陽南腰界革命根據地。近年來,當地政府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帶動村民增收,幫助他們實現了就近務工的願望。

  南腰界鄉距離酉陽縣城100多公里,東、南、西三面均與貴州省交界,“一腳踏兩省”的地理優勢使其成為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

  1934年8月,賀龍率紅三軍在此成立南腰界區蘇維埃政權,同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與紅三軍共8000余人在南腰界勝利會師,並以此為根據地,轉戰川黔湘邊區,有力策應和支援了紅軍長徵。

  南腰界鄉土壤肥沃,歷史上便是有名的“糧倉”。去年,該鄉因地制宜,引入農業公司在南界村流轉了1018畝土地,種植富硒有機水稻。

  “經市農委檢測,我們這一帶的土壤含硒量非常高,種植的農作物也富含硒元素,具有抗癌、增強免疫等功效。”該農業公司負責人楊秀志告訴記者,今年他種植的千畝稻田預計收獲有機大米50萬斤,按照每斤13元的市價計算,他能掙400多萬元。

  引入農業公司也解決了當地村民的就業難題。76歲的楊昌才是村里的貧困戶,去年起,他在農業公司打工,負責除草、整地等工作,每月有1500元工資,再加上土地流轉費,一年能掙2萬元。“在家門口就能掙錢,比自己種地強多了。”

  “目前,有機稻基地共帶動南界村45戶貧困戶增收。此外,南腰界鄉還發展了核桃、脆紅李等產業,助力農戶增收。”該鄉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