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老茶山管出新效益 萬畝油茶成酉陽幹田村村民搖錢樹

2016年11月07日 15:2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新華網重慶11月4日電(通訊員 李明俊)在酉陽自治縣木葉鄉幹田村,幾座大山被蔥蔥鬱鬱的油茶樹覆蓋,樹上密密麻麻挂滿了青紅色的茶果,乍一看如同即將成熟的青橘一般。到冬臘月時節,這里的油茶便將進入採收盛季。

  幹田村村主任王友明一早便來到自家油茶基地,仔細地查看著每株油茶的挂果情況。短短幾年時間內,王友明成立的木興油茶專業合作社已開荒老茶山2000余畝。在帶動當地村民增收的同時,當地以往無人問津的油茶產業也開始實現新的效益。

  幹田村是酉陽2016年的整村脫貧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幹田村利用當地栽種油茶歷史悠久、油茶面積廣的優勢,加強油茶管護,暢通銷售渠道,讓當地的1萬余畝油茶,變成村民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

  在上世紀80年代,幹田村全村油茶面積最高時,曾達到2萬畝左右。那時,村里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茶山地,村民們食用的也是用茶果榨的油,剩下的茶粑便用作蠟燭或者肥皂。待到來年立春時,村民們還會三三兩兩上山採茶,採來的生茶烘幹後,用開水浸泡,再撒點芝麻,便成為一道芳香四溢的待客菜——油茶湯。

  隨著當地大量人口外出務工或遷移,油茶面積一度下降,茶山荊棘叢生,無人管理。近幾年來,當地黨委政府的積極作為,引進油茶生產加工企業,破解了油茶銷路難題;同時,引導當地村民對茶樹進行改良與管護,讓油茶成為了當地村民真正的致富產業。

  “今年油茶樹挂果好,一畝能打三四百斤茶籽,茶籽一斤能賣上五塊。”幹田村村民張公忍有10多畝油茶,今年單憑油茶,他就能收入上萬。農閒之余,張公忍還會在村里合作社做零工,一年能拿上7000元左右的工資。

  據王友明介紹,目前村里的老茶山大多都需要開荒,開荒出來的油茶基地春要除草,冬要收果,一年四季都需要勞動力,當地不少貧困戶和農戶通過在基地務工,來增添家庭收入。到目前為止,合作社已為在基地務工的工人發放30多萬元工資。

  “幹田村的油茶產業,涉及到該村的貧困戶將近一半,佔了82戶300多人,戶均收入能夠達到5000至10000元。”木葉鄉扶貧專幹陳永飛說,憑借油茶產業,幹田村每年可實現近千萬收入,幫助不少群眾實現了增收脫貧。

  下一步,木葉鄉黨委政府還將從包裝、管護、技術等幾塊,加大資金、人力和管理的投入,讓油茶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引導更多群眾和貧困戶獲得更多收益。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