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繁育場。
農戶庭院養殖中蜂。
彭水立足資源優勢,把中蜂產業作為農業主導產業之一,作為農業增效、農民脫貧增收的重要產業,採取規劃先行、龍頭引領、示范帶動、政府扶持、技術支撐等措施,加快中蜂產業發展,中蜂產業正向規模化、標準化扎實推進,帶動農戶通過中蜂養殖,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巧用資源稟賦 科學發展中蜂
彭水縣地處武陵山區腹地,森林覆蓋率超過50%,是我市7個森林資源大縣之一,境內植物種類繁多,現有蜜源植物1619種,生態植被及生物多樣性良好,油菜、烏鴀、五倍子等分別為春、夏、秋不同季節的主要蜜源,是發展中蜂產業的好地方。蜜蜂養殖,尤其是中蜂養殖歷史悠久,彭水早在巴國時期就有苗族先民飼養蜜蜂的傳統。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彭水便開始推廣新法活框養蜂技術,有效提高了蜂農養殖效益。七十年代初,憑借豐富的蜜源和技術優勢,建立了四川省彭水種蜂場,成為當時僅有的兩個省級種蜂場之一。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早期曾在彭水開展科研和培訓,培養了一大批蜜蜂養殖人才,同時種植了大量蜜源植物,為彭水蜜蜂產業發展打下了基礎。
半個世紀以來,彭水全縣蜜蜂保有量一直穩步增長,蜂產品產量和蜂農收益不斷提高。近年來,彭水立足資源優勢,加快中蜂產業發展。2013年,榮獲“中華蜜蜂之鄉”稱號。目前,全縣保有中華蜜蜂量突破10.1萬群,約佔重慶市中蜂總量的20%,蜂蜜總產量1000余噸,產值達2億元以上。飼養中蜂農戶萬余戶,10群以上規模戶1086戶,50群以上規模戶410戶,100群以上的標準示范場20個,通過工商注冊的養蜂公司17個、專業合作社28個、家庭農場32個、微型企業287個。
全方位發好力
蜂業蒸蒸日上
巧借優勢資源譜寫小蜜蜂大產業,一直是彭水發展生態經濟的追求。鑒于彭水獨特的立體型氣候條件和復雜的地貌,蜜源分布散的情況,在全面實地調研的基礎上,編制了《彭水自治縣中蜂產業發展》規劃,確立了“中蜂新法活框飼養”和“小規模庭院養殖,小轉地追花逐蜜”技術路線,規劃了“一園兩線三片”基地建設發展布局。
為提高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集約化水平,帶動特色產業發展,按照規劃布局,彭水著力建設1個“中華蜜蜂文化生態體驗園”,打造摩圍山、阿依河2條“中蜂文化旅遊線”,抓好鬱山保家、高谷普子、鹿角桑柘3個“片區養殖示范基地”, 建立縣、鄉、村三級配套技術服務體係,大力支持發展農戶規模養殖。
為了加快中蜂產業發展,自2009年以來,彭水縣財政每年投入中蜂擴繁場、標準場、基地建設及種群引進、技術培訓等補貼近2000萬元,把特色效益農業等國家財政資金用在發展民生的產業上。通過產業支持、示范帶動,使全縣3000多貧困戶,10000多中蜂養殖農戶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在積極倡導發展中蜂適度規模養殖的同時,彭水著力培育中蜂企業發展壯大,以增強綜合帶動,不斷促進產業穩定發展。通過主體培育,有力促進了中蜂養殖規模化、標準化建設,產業發展邁向新臺階,蜂農數量逐年增加,養殖效益逐年提升。
堅持科技養蜂
鑄就甜蜜事業
在距彭水縣城西部20公里的靛水街道桂花村一個叫官田堡的村落,50多歲的蜂農晏忠奎,一個月以來每天不是採蜂蜜就是賣蜂蜜。晏忠奎介紹,由于管理科學,今年五倍子花特別好,蜂蜜質量也特別好,基本上被前往摩圍山旅遊的客人買光了。
“成績主要來自于科技”,縣畜牧發展中心負責人介紹,為加快中蜂產業化發展,提高產業科技水平,形成區域性特色和亮點,彭水在搞好規劃的基礎上,堅持用科技作為發展蜂業的引擎,抓好良種選育擴繁、構建中蜂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著力打造特色蜂產品品牌,把彭水建成中華蜜蜂現代科技樣板區。
從2011年開始,彭水先後與市畜科院及雲南農大等科技單位的開展戰略協作,建立技術服務體係,加強與中國養蜂學會、國家蜂產業體係重慶師范大學中蜂研究團隊等單位的協作,組織養蜂專家和組織縣內技術人員,定期開展技術培訓與科技咨詢,對養殖大戶進行技術指導,為彭水中蜂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與重慶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畜牧學院的產業化合作過程中,從規劃布局、技術培訓、良繁體係建設、蜜粉源植物培植、示范基地建設、龍頭企業及品牌打造等方面同步實施,建立了長期、穩定、深入、廣泛、友好的戰略合作關係,爭取經過3至5年的努力,把彭水打造成重慶市蜜蜂產業化示范基地縣。
為了將中蜂產業同旅遊產業相結合,彭水還借助摩圍山森林旅遊的優勢,投資4000萬元在摩圍山景區建設中華蜜蜂博物館和蜂情生態體驗園,形成區域性特色和亮點,實現旅遊與中蜂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中蜂養殖 彭水“有一套”
院縣合作開放發展
堅持開放發展、借力發展的理念,先後與重慶師范大學、重慶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重慶市畜牧科學院確定了共建重慶市蜜蜂產業化示范基地合作協議、院縣合作框架協議,加強與中國養蜂學會、國家蜂產業體係重慶師范大學中蜂研究團隊等單位的協作,組建專家顧問團,解決發展中的技術瓶頸難題。組織專家編制了《彭水養蜂100問》、《中蜂養殖技術要點》等技術資料。同時,還建立起了縣、鄉鎮、村三級技術服務網絡,選派科技特派員,開展技術培訓與咨詢服務,消除了蜂農後顧之憂。
基地示范 綠色發展
彭水油菜、刺槐、烏鴀、荊條、五倍子、野山花等蜜源植物豐富。彭水堅持走現代農業發展之路,把中蜂產業作為畜牧產業的重中之重。根據中蜂產業特點,培育發展產業化龍頭企業,推廣“龍頭企業+新型股份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或蜜源基地+蜂農”的發展模式,建起了中華蜜蜂保種繁育基地、蜂具加工廠和6個擴繁(交尾隔離)場,建立起示范鄉鎮、示范村、示范養殖場三級示范體係,發展50群以上的中蜂養殖示范大戶410戶、100群以上的標準示范場20個,中蜂養殖規模化、標準化已具雛形,規劃建設穩定蜜源基地36萬畝,實現了蜜蜂養殖與蜜源發展並舉,確保中蜂產業可持續發展。
扶持引導 共同發展
近年來,彭水將中蜂產業發展作為農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途徑之一,向蜂農發放補貼2000萬元,培植中蜂養殖企業364個,縣政府出臺《關于加快中蜂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相關部門先後出臺《2016年中蜂產業發展實施方案》《中蜂調運方案》《中蜂擴繁場建設方案》以及一係列促進中蜂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有效促進了中蜂產業的發展。目前,全縣中蜂養殖農戶已超過10000戶,超過全縣農戶數的6.5%,年產蜂蜜1000噸以上,產值2億元以上,一般的示范戶收入超過4萬元,效益最好的超過10萬元,中蜂養殖已經讓3000貧困戶、10000余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越線,共享了產業發展成果。
延伸業態 創新發展
現代產業的開放性和延伸性為中蜂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2015年起,依托全縣得天獨厚的生態、民俗、文化資源,按照綠色生態、健康環保要求,加大科技投入,重點打造刺槐、五倍子等藥蜜產品,將中蜂產業發展與旅遊、文化進行深度融合,規劃引資4000萬元,在摩圍山風景區建設中華蜜蜂博物館和蜂情生態體驗園,走中蜂養殖、科學研究、實地體驗、休閒娛樂、養身養心融為一體的新型蜂業發展路子,構建成熟的中蜂蜂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價值、注入文化內涵、深度融入市場,增強彭水中蜂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升彭水中蜂的品牌地位促進脫貧攻堅、助推旅遊發展。
彭水蜂業發展目標
定位:建成中華蜜蜂現代科技樣板區
充分利用現有森林資源的蜜源植物優勢和中華蜜蜂保種優勢,結合生態環境保護、美麗鄉村建設、鄉村觀光旅遊項目,建設蜜蜂博物館、採蜜蜂療樂園,新建一批蜜源植物基地,在森林植被較好的鄉鎮優先發展中華蜜蜂養殖,扶持發展一批適度規模的標準化養蜂戶,培植中蜂產業龍頭企業,創建蜂蜜產品品牌,培育壯大中華蜜蜂之鄉,量質並舉突破中蜂產業發展,打造中華蜜蜂現代科技樣板區。
措施:優化結構 加強體係建設
主要布局在漢葭、紹慶、靛水街道,高谷、保家、鬱山、鹿角、桑柘、黃家、龍射、普子、連湖、萬足、新田鎮、鞍子、平安、長生、梅子埡、大同、太原、龍溪鎮,潤溪、聯合、鹿鳴、諸佛、棣棠、石柳、走馬、蘆塘、朗溪、龍塘、大埡、雙龍、喬梓、岩東、石盤、善感、三義、桐樓鄉等39個鄉鎮街道。
完善種場建設。完善2個中蜂保種場建設,實現保有量400群以上,年提供種蜂2000群,新發展中蜂擴繁戶100戶,存欄種蜂10000群,年提供種蜂40000群。 推廣盒框蜂箱,種植蜜源植物,建設養蜂棚舍、水池,每個中蜂種場重點建設養蜂室300平方米、庫房20平方米、隔離蜂棚40平方米,配套建設蜜源植物10畝以上。投入1200萬元建設蜜蜂良繁體係中蜂種場、100戶中蜂擴繁戶。抓好中蜂的保護選育工作,劃定3—4個鄉鎮,建立中蜂保護區。
推進基地建設。投入8000萬元建設蜜蜂基地,新建或改擴建保有量100群蜜蜂的養殖戶1000戶。在中高山地區大力發展中蜂,每年新建或改擴建年保有量100群蜜蜂的標準化養蜂戶(場)150戶,期末達到1000戶,打造10萬群中蜂標準化養殖基地。年保有量100群蜜蜂養殖戶建設養蜂室150平方米、庫房10平方米、隔離蜂棚20平方米,配套建設蜜源植物5畝。中華蜜蜂養殖戶活框養殖比重達到50%以上。
中蜂養殖好處多
蜜蜂產業是綠色環保無污染的綠色“空中農業”。
規模場新法活框飼養的中蜂,年平均產蜜15kg/群左右,產蜜量約為5-25 kg/群,一般場戶年收入在4萬元,高者可達10萬元以上。蜜蜂除了產蜜創造的直接效益外,還可通過對糧食、蔬菜、水果等農作物授粉,使作物平均增產達20%以上,高者可達100%,其間接創造的經濟增長不可低估。
蜜蜂是生態環保監測的“前哨”, 愛因斯坦說過:“如果蜜蜂從地球上消失了,人類最多只能活四年”。因為人類可利用植物有1300余種,其中有1000余種植物需靠蜜蜂傳花授粉來生衍繁息。有資料顯示,全球蜜蜂每年為植物授粉的工作量,相當于為人們節約了超過1500億元美元的工資支出。
彭水境內生態植被及生物多樣性良好,油菜、烏鴀、五倍子等,分別為春、夏、秋不同季節的主要蜜源,尤其是五倍子藥蜜,有潤肺止咳、固精止汗、美容益壽之功效,甘甜馨香,醇味綿長,深受消費者喜愛。
文/張波 圖/彭水畜牧發展中心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