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施策助脫貧
迎著暖陽,穿過崎嶇的道路,來到東方市大田鎮樂妹村。樂妹村是海南大學定點扶貧村,這個少數民族貧困村共120戶,其中貧困戶就有103戶。
今天上午,樂妹小學里,孩子們開心地接過海南大學幫扶隊送來的學習用品、體育用品和圖書;在村委會辦公樓,致富帶頭人接過海大後勤集團的家禽預購款;座談會上,海大幫扶隊與貧困戶開誠布公地談變化、講需求,鼓勵大家敢想、肯幹,甩掉窮帽子,奔向小康生活。
“我們希望幫助樂妹村的孩子接受高質量的教育,引導貧困戶要有致富觀念,整合多方資源,從打造產業入手實現‘造血式’扶貧。”海南大學黨委副書記廖清林介紹。
共建“暖陽書屋” 讓娃娃聞書香
樂妹小學有20余名學生,這是全村的適學兒童。為了讓孩子們從小聞書香、讀好書,海南大學今天與樂妹小學共建“暖陽書屋”,建立海南大學志願服務實踐基地。
“目前,我們已向樂妹村捐贈了近1600冊圖書,計劃在年內建成樂妹村科技文化圖書室。”海大扶貧辦負責人陳偉介紹,其實“聞書香”只是第一步,他們還會依托暖陽書屋開設暖陽課堂,“海大志願者將定期來到樂妹小學,陪孩子們讀書,教他們科學知識,唱歌跳舞,努力讓他們和城里的孩子一樣,接觸到多樣教育。”
收到了圖文並茂的少兒圖書和足球、羽毛球拍等禮物,孩子們笑得如陽光般燦爛。樂妹小學校長何江感慨,“學校設施在逐步改善,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也得到更多關注和幫扶,希望知識能幫他們種下勤奮和夢想的種子。”
帶來新技術 山柚托起致富夢
樂妹村村民以前大多以種甘蔗為生,但隨著甘蔗產業的逐漸萎縮,其收入也隨之減少。而如今,在一些未砍的甘蔗園對面,約1.2米高的山柚樹隨風搖曳。
“山柚也叫油茶,是海大教授帶我們種下的。”貧困戶符意帆家去年11月就種了兩畝山柚,現在他滿心期待山柚趕快挂果。
樂妹村駐村第一書記王聯春告訴記者,去年海南大學山柚科研團隊在樂妹村考察後認為這里很適合種山柚,“山柚三年挂果,八年可達豐產期,如果刨去成本,按市價一畝能賺一萬元左右。”王聯春說,考慮到其兼備生態和經濟效益,目前已有20余戶貧困戶在專家的指導下種了240畝山柚。
“專家不僅帶來了新品種,還教我們怎麼排水、施肥和修枝。”符意帆把專家的話謹記在心,山柚苗要多澆水,要精細管理才能有好收益。
收購貧困戶家禽 提高種養積極性
“你養的下一批雞鴨鵝,我們再次預定啦!”當海南大學後勤集團總經理朱榮平把定金送到符意帆手上時,符意帆說他既安心,也有動力,更有壓力。
這不是符意帆第一次吃下這顆“定心丸”。今年上半年,得知符意帆想發展養殖業卻苦于沒有啟動資金,海南大學決定提前收購他養的家禽,以“訂單農業”解決他的後顧之憂。一個月前,符意帆養殖的第一批雞鴨鵝如約賣給了海大,收了約38000元。貧困戶最擔心的市場問題解決了,慢慢地,有更多農戶跟著符意帆一起做起了養殖,擴種冬季瓜菜。
為了幫貧困戶“造血”,大力扶持其產業發展,海大組織了其總裁班學員來到樂妹村,從事建築、餐飲等行業的他們計劃支持樂妹村建設文化和農業設施,引導貧困戶成立的合作社規范化、標準化種養殖,不僅幫他們對接市場,帶領青年創業致富,還可以吸收青壯年到企業打工,多方式、多渠道助村民脫貧致富。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