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中旬,天津市水稻機收作業基本結束,標志著全市“三秋”農機化生產任務圓滿完成。今年,天津市“三秋”農機化生產自9月初啟動,歷時兩個半月。期間,共投入玉米聯合收獲機近4000臺,機收玉米305.19萬畝;投入水稻聯合收割機近400臺,機收水稻40.42萬畝;投入拖拉機近2萬臺,播種機1萬余臺,耕整地機械近1萬臺,機播冬小麥142.15萬畝,完成機耕作業175.12萬畝。
今年“三秋”農機化生產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機械化作業水平進一步提升。據初步測算,全市玉米機收率達到88.7%,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水稻機收率達到95%,同比提高6個百分點;同時,冬小麥繼續實現100%機播。二是農機作業效能得到充分發揮。據統計,“三秋”投入作業的玉米聯合收割機的單機作業量平均達到763畝,水稻聯合收割機的單機作業量平均達到1031畝。三是機收、機播、秸稈處理同步推進。各區農機部門大力推廣“玉米機收同時秸稈粉碎還田+冬小麥免耕機播”“玉米機收+秸稈滅茬還田+深松整地+冬小麥機播”等作業模式。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