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兩岸專家坐論破局休閒農業 共推幸福美麗新村建設

2016年07月27日 10:0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臺灣造園景觀學會理事長、中興大學園藝學係教授歐聖榮進行主題課程演講 

  2016年臺創園休閒農業培訓班暨兩岸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培訓班在新津開班。臺灣造園景觀學會理事長、中興大學園藝學係教授歐聖榮為學員們進行主題課程演講。(中國臺灣網 普燕 攝)  

  中國臺灣網7月19日新津訊 (記者 普燕 劉暢)7月19日,由農業部對臺灣農業事務辦公室、成都市農業委員會主辦的2016年臺灣農民創業園休閒農業暨兩岸推進美麗新村建設培訓班在新津開班,來自各臺創園管委會幹部、臺農臺商、相關企業管理人員、成都縣市新農辦工作人員、新津部分村組幹部和農業專業合作社人員等近200余人參加培訓。六位來自臺灣的農業專家以及兩位大陸農業專家圍繞休閒農業規劃與發展趨勢、盈利模式、農村環境營造、農村再生產業建設等話題,分別進行了主題課程演講,用豐富的知識經驗和新穎的理念,開拓了學員們發展臺灣農民創業園和建設成都幸福美麗新村的視野,擴寬了思路。

  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休閒農業處處長邵建成表示,現在農業已朝著休閒觀光、養生養老、創意農業、農耕體驗、鄉村手工藝等多功能發展。休閒農業的發展要轉變理念,擺脫過去以“採摘”、“有機”等營銷的單純形式,要有創新發展理念,提供更多附加產品,將農耕文化活化成大家看得到、摸得著的模式,才能讓農耕文化傳承,被所需人群接受,讓農民真正“掙到錢”。

  臺灣造園景觀學會理事長、中興大學園藝學係教授歐聖榮用豐富的實例,從休閒農業概念、目的、過去與未來發展的趨勢、發展在面臨困境到轉型再出發的扭轉等方面進行深度剖析,提出休閒農業規劃要避免同質化現象,產品的特色要圍繞在地核心資源,在經營上也要有明確定位,不同時代,不同需求,要隨時轉變經營思維和理念,不斷創新。

  “休閒農業管理者要從傳統思維向物聯網思維轉換,要用跨界的思維來經營農莊”,大美田園董事長、北京市休閒農業協會副會長呂彥在演講中提到,85-90後 是未來目標消費核心人群,他們非常有個性,並逐漸成為消費的主體,所以要運用互聯網思維,青年人的思維來打造未來的休閒農業,“這是個信息革命、轉型的時 代,我們只能擁抱變化”。

  臺灣造園景觀學會研究員周先捷則建議制定一個公平、公正的休閒農業服務認證機制,建立獎懲辦法,幫助休閒農場管理者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務品質,建立起好的品牌效應,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提高員工的技能和素養也很重要”,臺灣屏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林俊男在談及休閒農莊贏利模式時提到,讓員工與農莊融為一體,才能帶動農莊服務品質的整體提升,“體驗經驗是消費者內在的心理感受,要用服務來為你的產品增值”。

  臺灣創意美學有限公司執行長徐進發、臺灣虎尾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梁大慶、臺灣新綠地景觀設計公司總經理兼總設計師陳冠宇三位專家則分別圍繞農村再生產業發展建設和農村環境營造等方面進行生動豐富的講解。

  專家們的講解生動豐富,帶給學員們非常多的啟迪。雲南昆明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管理委員會專職副主任萬春林表示此次培訓“開闊了眼界,拓展了思維,對以後工作很有指導意義”,臺灣專家的觀點讓自己很受啟發。他說,時下,農村最缺少的是創業人才,希望通過政府、社會等多方面參與,讓更多人才參與到休閒農業建設中。

  “通過培訓,讓我們在引進項目類型、盈利模式等方面有了清晰思路”,湖南省岳陽臺灣農民創業園紀檢書記段鈞溢提到,作為一個中部臺創園區,雖擁有豐富的資源優勢,但缺乏相關創意人才和可具體化項目進駐,希望以後多舉辦此類活動,更好的指導和促進臺創園健康發展。

  重慶市臺灣農民創業園管理委員會綜合處處長孫超也表示此次培訓很有收獲,深入了解臺灣多年發展的豐富經驗和先進理念,為園區進行產業發展模式調整,園區規劃設計,園區建設更接地氣提供了新思路。他說,希望加強在與臺灣農業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同時建議各臺創園之間也要加強溝通,互相學習和借鑒好的發展經驗。

  最後,臺灣專家與學員進行了面對面互動交流,學員們針對各自園區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關于民宿建設和經營,青年教育引導、休閒農業服務定位和經營模式、老年人旅遊項目可能性等問題進行探討。(完)

  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休閒農業處處長邵建成進行主題課程演講。 

  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休閒農業處處長邵建成進行主題課程演講。(中國臺灣網 普燕 攝) 

  大美田園董事長、北京市休閒農業協會副會長呂彥進行主題課程演講 

  大美田園董事長、北京市休閒農業協會副會長呂彥進行主題課程演講。(中國臺灣網 普燕 攝)    

  臺灣造園景觀學會研究員周先捷進行主題課程演講 

  臺灣造園景觀學會研究員周先捷進行主題課程演講。(中國臺灣網 普燕 攝) 

  臺灣屏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林俊男進行主題課程演講 

  臺灣屏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林俊男進行主題課程演講。(中國臺灣網 普燕 攝)   

  學員提問 

   學員提問。(中國臺灣網 普燕 攝) 

  臺灣專家與學員面對面互動交流 

  臺灣專家與學員面對面互動交流。(中國臺灣網 普燕 攝) 

[責任編輯:劉暢]

相關閱讀: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