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兩本課外書,打算在毛概課上消磨時間來著,發現這老師講課太有意思了,兩節課下來,課外書根本沒打開,這個流量真真是省到就是賺到!!!”
“顛覆毛概課堂的男人,期待下學期再見!”
“唐老師講課太有吸引力,聽課完全停不下來。”
“哇咔咔,男神唐,百年難遇好老師!”
“唐老師簡直顏值高,演技好。要是經常上這種課,還擔心什麼手機沒電沒流量。整個人都升華了。終于遇見一個講信仰,講敬畏的老師。”
這個學生們口中顏值高,演技好,既講信仰又講敬畏的“男神”就是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哲學博士唐忠寶。
在唐老師的微博里,不少學生私信留言要來聽他的毛概課,甚至還有貴州的學生想要在網上分享上課的視頻。熱心的同學為了及時了解到唐老師的代班動態,專門為其開通了“唐忠寶寶哥全球後援會”微博,定期更新唐老師的最新課表。
唐忠寶老師的毛概課堂與傳統的毛概課堂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他講的毛概課能造成如此大的轟動?帶著這些疑問,中國青年網人物頻道的記者對唐忠寶老師進行了專訪。

圖片為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哲學博士唐忠寶老師 本人供圖
一、迷茫過後,我決定按照我自己的興趣去規劃我的職業
哲學在我們大多數人的眼里是艱深晦澀的,它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似乎也沒有什麼用處,就業工作也並不好找。因此,很多人在考進大學選專業的時候唯恐避之而不及,唐忠寶也不例外。在大學本科期間,唐忠寶選了當時社會上的熱門專業廣告學。然而,四年本科念下來,他發現自己對廣告學實在提不起任何興趣。“雖然也曾經試圖努力去學,但是實在是太痛苦。”
2006年本科畢業後,唐忠寶在渤海石油職業學院北戴河校區當了市場營銷學、心理學教師。雖然正在從事著一份工作,但唐忠寶的心里卻還是感覺到很迷茫,因為這並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
于是,在2007年9月份,唐忠寶決定按照自己的興趣去規劃自己的職業。他從渤海石油職業學院辭職,參加考研。從廣告學跨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剛開始他並沒有多大的信心,然而404分的初試總分,其中的政治考了85分,這使得他堅信自己選擇的這條路是適合自己的。兩年後,唐忠寶如願提前畢業,並順利進入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攻讀博士學位。
當被問起為什麼從廣告學跨考到馬克思主義哲學時,唐忠寶告訴記者:“我只是一直確信一點,我更喜歡研究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探究‘存在’、‘信仰’,而不是‘營銷’、‘傳播’、‘策劃’和‘設計’。”
二、發現學生的興趣點,把一些“接地氣”的素材融入到課堂中

圖片為唐忠寶老師在上課 本人供圖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曾說:“廣大同學們都非常關心國家大事,只要你講得好,有信息含金量、有堅實的學術研究基礎、有很高的聲譽和品牌,他們都會喜歡。”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唐忠寶和他的毛概課堂。
“我上研究生的時候,兩年多買了5000多塊錢的書,博士三年買了4萬多塊錢的書,現在淘汰了一些還剩下四個書架的書。我覺得畢竟是大學老師,不能總是道聽途說。網絡雖然是一種獲取信息的方式,但真正的知識還要從書本中獲得。”
2010到2013年,3年的博士研究生期間,唐忠寶曾在《中央黨校學報》、《甘肅社會科學》、《學術論壇》、《四川師范大學學報》、《廣西社會科學》、《理論月刊》、《重慶社會科學》、《學習時報》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並且先後獲得了教育部2012年度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中共中央黨校2014年度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雖然唐忠寶稱自己是“畢業僅僅一年多的菜鳥”,很多地方還不太滿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唐忠寶不斷地摸索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通過和學生的交流,發現學生的興趣點,把一些“接地氣”的素材融入到課堂當中,深入淺出地向同學們傳授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們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給學生們帶去思想上的啟發和引領。
“無論是講哲學還是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我都盡量結合一些生動有趣的段子,將看似枯燥的東西說得明白、透徹。”唐忠寶告訴記者,他本人特別喜歡講段子,比如,在講到歷史發展的偶然性時,他會說到網上的“潘金蓮開窗戶”的段子;講到中國夢理論中的“人民幸福”時,他會引用電影《耳朵大有福》中的經典臺詞;講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早期發展時,他會結合陳獨秀、李立三、王明等中共早期領導人的故事,來論證既不能“左”傾,也不能右傾。
三、迎合學生並不意味著就放棄了對學生的引導

圖為唐忠寶老師在上課 本人供圖
《高校當真講不好馬列?》這是唐忠寶針對當前高校課堂上出現的一個怪現象寫的文章。這一怪現象就是,在高校的思政課堂上,誰要是公開宣講主流價值就會被視為異類。有的老師也坦承,要想站住講臺,就必須要說一些“非馬克思主義”、“反馬克思主義”的言論,才能得到學生們的認同。
在談到這一怪現象時,唐忠寶表示“迎合學生並不意味著就放棄了對學生的引導”。他說:“我一直強調的是,首先通過迎合學生,讓學生接受和認可,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前提;然後,再循序漸進去引導學生。”
唐忠寶解釋,毛概課的全稱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概論”,實際上就是對我們中國的革命與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現實作係統的講解。其作用主要是引導學生理性、正確對待黨和國家的歷史和現實,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認同,進而培養其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哲學。
從基本政治立場上,唐忠寶把大學生群體分為三類,他稱為是“181現象”:10%,紅色群體;10%,黑色群體;80%,灰色地帶。紅色群體,無需進行引導,他們也會發自內心的愛黨愛國;黑色群體,無論老師如何傳授正能量的思想,他們似乎都無動于衷;但有80%的學生處于灰色地帶,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沒有形成,對很多問題還沒有理性的判斷。唐忠寶說:“對于這80%,我一定會通過理性的引導、思想的啟蒙,使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認知和判斷。”
四、亦師亦友,彼此為師

圖片為唐忠寶老師在上課 本人供圖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師生關係,但是在唐忠寶看來,他眼中的師生關係更應該是一種亦師亦友,甚至是彼此為師的關係。“老師是專家,卻不一定是雜家,師生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教學相長,最主要的是,互相尊重。”
採訪中,唐忠寶還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他眼中的師生關係:“比如,當我給一些工科(如食品學院、生工學院)的同學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時,文科生出身的我,一定會給予對方學科足夠的尊重,因為我生怕自己會犯常識性的錯誤。對于自己不了解的問題,我也會很樂意向學生們虛心請教。我引導學生,學生也會啟發我。”
或許正是因為唐忠寶與學生之間的這種“亦師亦友、彼此為師”的關係,使他成為了學生眼中人氣最高的“男神”老師。
最後,當被問到“如何看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唐忠寶說:“現在的大學生普遍不太關注核心價值觀,只考慮個人生活問題,這是不行的。大學生要有些信仰,至少是救世情懷,否則國家是沒有前程沒有希望的。我們講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或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絕不是洗腦,而是思想的啟蒙,是開啟全民的智力。”(記者王獲羽 實習生賈紹茹)
[責任編輯: 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