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臺灣商情  > 正文

麥當勞在臺灣的那些事 很愛雇傭歐巴桑

2015-06-25 10:49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自1984年臺灣第一家麥當勞開業,這個來自大洋彼岸的速食巨頭就在此寫下無數輝煌篇章。不僅民眾對它有著“滿滿的成長回憶”,“有麥當勞即有商圈”的榮譽稱號也不是浪得虛名。更主要的是,現在臺灣餐飲服務業引以為豪的經營理念與管理模式,也是31年前麥當勞帶進來的。

  合夥人:初入臺灣“合夥經營”

  1984年1月28日,麥當勞臺北市民生店風光開幕,麥當勞就此進入臺灣市場。當時,麥當勞品牌由臺灣本土寬達食品代理,雙方採取“合夥經營”的形式,家族經營色彩濃厚。到了1994年,寬達退出,麥當勞總部派駐兩名外籍主管指導,臺灣麥當勞進入了在臺灣的關鍵轉型期。

  1997年至2000年是麥當勞在臺灣的大肆擴充期,麥當勞餐廳進駐全臺衛星城鎮,並大量復制連鎖。進入新世紀,麥當勞則精耕臺灣社區商圈,試圖進入早餐市場,並販賣中式餐點。

  有意思的是,在大陸,肯德基發展得比麥當勞好,而在臺灣情況剛好反過來。麥當勞一直是臺灣速食龍頭,並曾是麥當勞在全球前十大的獲利市場之一。

  臺灣味:很愛雇傭歐巴桑

  “以小孩吸引大人消費。”這是麥當勞在臺灣的主要營銷手段,事實證明,這一招還是很吃得開的。曾幾何時,臺灣高中生、大學生都以到這個“制造歡樂的餐廳”打工為時髦。這也是麥當勞對臺灣的貢獻之一——引進推廣“彈性工時、打工制度”。

  臺灣麥當勞的員工,有不少媽媽族,甚至是退休人士。他們待人處事十分圓熟,符合快餐業建立在人際關係上的運作所需。而臺灣麥當勞的最大特色,就是員工熱衷于cosplay,年輕辣妹時不時穿上水手服、辣妹裝攬客,吸引大批宅男光顧。

  展疲勢:分紅金額只有零

  臺灣餐飲面臨最大的競爭難題:便利超市熱食、熟食搶攻。這對麥當勞來說也是致命傷。在臺灣,隨處可見的便利店,包羅萬象,從早餐到宵夜,從路邊攤到“滿漢全席”,都可以吃得到。這對主打速食的麥當勞衝擊相當大。

  不僅如此,同行業的肯德基、漢堡王也是虎視眈眈,甚至本土的美爾美早餐店,忠實顧客也有不少。過去十多年來,麥當勞在臺灣的成長速度非常有限,銷售數字也日漸疲軟,時有關店的聲音傳出,2014年分紅金額更只有零。(海峽導報記者 陳成沛)

[責任編輯: 趙燕]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