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認為,煤企增產意願不高是由于330個工作日生產是否可持續並不明朗,局部地區、個別時段或將存在煤炭供給結構性偏緊的風險
證券日報 記者 李春蓮
煤炭行業的去產能尚未完成,局部地區卻又遭遇“煤荒”。
業內認為,煤企增產意願不高是由于330個工作日生產是否可持續並不明朗,可增產的時間段暫限制在四季度,讓煤企有了“後顧之憂”。
盡管煤企的先進產能將逐步釋放,但隨著冬季用煤高峰的到來,大部分地區煤炭供需基本平衡,少數地區偏緊。
中國煤炭協會在昨日召開的2016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會上指出,受水電出力下降,部分煤炭企業、用戶、港口存煤偏低和鐵路運力緊張等影響,東北、華中、西南等地區或將出現短時供給偏緊的狀況。
此外,雖然一部分煤礦9月份出現盈虧平衡或盈利,但目前絕大多數煤礦仍處于累計虧損狀態,彌補前幾年的巨大虧損還需要時間。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