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評論
11月入冬,通常都是房地產銷售的淡季。今年這個時候,房地產銷售不算熱,但房地產的事件和新聞卻非常熱。無疑,這應該歸功于融創與綠城,特別是綠城創始人宋衛平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
5月,宋衛平稱“天下本一家,有德者掌之”,滿懷信任地把綠城股權出讓給孫宏斌;10月底,宋衛平態度就出現大反轉,稱把“綠城賣給了不該賣的人”。這種態度轉變就是一種不尋常。
面對宋衛平歸來,另一方當事人孫宏斌剛剛還稱宋衛平“是永遠的大哥”,但又傳聞孫宏斌欲起訴宋衛平商業欺詐。紛紛傳言是傳奇,面對傳言喧囂,孫宏斌始終沒有公開表態,僅在微博上表示“不做雙輸的事情”,“不做好人,不做壞人,做人”。這也是一種傳奇。
到了11月19日,剛剛是宋衛平主導免去融創係綠城高管的職務,轉瞬有綠城高管反擊宋衛平單方股東決定無效。事情到了這一步,更是傳奇。
夾雜在融綠之爭之間,各種第三方聲音發聲,甚至非常明顯地“站隊”並互相指責,更為這一事件增添了不尋常的色彩。
然而,健康有序的房地產市場需要這些傳奇嗎?
剝筍抽絲,融綠之爭或者說這次股權交易就是一樁生意,沒有對不對,只有值不值。任何一方,都是在風險、成本與利益之間做一道大小比較的題目。過多賦予其他色彩只會看到這種本色的褪去。
生意就是生意,講的是商業規則。對于宋衛平來說,無論怎樣成功地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理想主義者,他也是一個商人,名利之間,他已然做出了選擇。對于孫宏斌來說,如果當初真是講義氣沒有在股權交易協議上明確違約條款,他就要接受這種非商業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對于其他人來說,中立地從商業角度看雙方博弈即可。
事到如今,如果說融綠之爭,對于行業有什麼積極意義的話,恐怕就是傳奇人物以傳奇方式給傳奇時代畫上句號,並提醒了全行業重新審視市場本身的規則和規律。
如果找一個企業來對比,恐怕萬科最合適。當融創、綠城超越萬科的聲音漸漸遠去,萬科依然行進在全行業領先位置。作為萬科一線的操盤者,並不傳奇的鬱亮主導了萬科不算傳奇但穩健的發展。
領先者最先看到前路的方向和路況,于是自然開始調整身姿、步態。萬科是這樣,同樣處于龍頭位置的綠地也是這樣。
未來,房地產的新常態應該是基于對前方科學預見下,在現代化治理結構的框架內,穩步推進多項業務開展與探索。套用宋衛平的句式,房地產新常態的樣本不一定屬于鬱亮、張玉良,但更不會屬于宋衛平。
新京報記者 張旭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