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食品

糧食烘幹產業生態有待改善 機械化水平不足10%

2017年04月07日 09:20:3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我國糧食烘幹機械化水平不足10%,是農業全程機械化的“短板”。在政府補貼刺激下,糧食烘幹機市場年均增速在50%以上,成為農機行業重要增長點。但也暴露出行業標準缺乏、準入門檻過低導致的魚龍混雜現象,急需提質增效,改善行業生態

  在日前于河南鄭州召開的2017全國農業機械及零部件展覽會上,糧食烘幹機產品吸引著參觀者流連駐足。在去年全國農機行業增速大幅下跌的形勢下,糧食烘幹產業逆勢增長,全年糧食烘幹機產量1.4萬臺,同比增長超過30%,成為農機行業重要增長點。專家認為,我國糧食烘幹機產業正處于導入期,需要加強政策扶持力度,推進糧食烘幹裝備產業發展。

  市場“井噴式”增長

  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糧食幹燥機械化水平90%以上相比,我國糧食烘幹機械化水平不足10%,是農業全程機械化的“短板”。近年來,國家全面推進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農機需求向產前產後延伸,需求熱點也向烘幹類設備發展。這是糧食烘幹機市場呈現“井噴式”發展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國家加大糧食烘幹機械購置補貼力度,從2011年開始,糧食烘幹設備被列入國家農機補貼目錄,在國家財政補貼30%的基礎上,部分省份出臺政策補貼,浙江、湖北、湖南、江西、江蘇等多省份出臺政策追加補貼。在政府補貼刺激下,糧食烘幹機市場快速增長,年均增速在50%以上。

  糧食烘幹對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保證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我國糧食在收獲後由于水分控制不當,霉變比例在5%以上,損失巨大。大規模集中收獲後的糧食集中堆放容易霉變,需要幹燥處理才能儲存和加工,加上農村晾曬場地減少,使用烘幹機就成為重要選項。

  中聯重科烘幹機營銷總監王慧波認為,與傳統晾曬相比,機械化烘幹不僅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節約土地、人工成本,而且更適用于大規模集約化作業,不受場地、天氣等自然環境影響,有利于減災保糧;還可有效避免混入泥土、砂石、雜物及車輛尾氣等二次污染,保證糧食品質和品相。

  目前國內烘幹裝備產業處于起步階段,市場發育很不均衡。東北、浙江起步較早,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地快速崛起,其余地區剛進入萌芽期。烘幹機市場容量不斷擴展,據估算,水稻、小麥、玉米烘幹設備預計年需求量在13000臺左右,農林土特產品烘幹裝備年需求量將達2000臺左右。這將極大地刺激產業發展。

  大企業引領行業規范

  烘幹機市場持續走熱,吸引越來越多企業進入市場“淘金”。中聯重科早在2012年就進入烘幹機領域,之後中國一拖、雷沃等大企業也紛紛進入。目前,國內糧食烘幹機生產企業已達400多家,由于行業標準缺乏,市場準入門檻過低,行業前期指導與後期監管缺失,導致大量低劣品牌混入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屢屢發生。

  黑龍江農墾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站站長柳春柱認為,當前我國糧食烘幹機制造質量參差不齊,部分廠家不具備相應的技術和設備條件,制造工藝水平低,造成幹燥機使用壽命低、可靠性差、烘幹不均勻、局部過幹等現象,影響糧食幹燥質量。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糧食烘幹機產業發展總體上缺乏規劃,產業未形成具有核心領先技術的自主品牌企業,產品技術開發能力不足,市場不規范,缺乏大公司大品牌統一管理和運營。中聯重科、中國一拖、雷沃等大企業的進入,正改變著行業生態環境,引領烘幹機械逐步向高效率、智能化方向發展,使市場競爭更加充分、有序,品牌集中度有所提高。

  中聯重科作為國內糧食烘幹裝備產品種類最為齊全的生產制造企業,已經形成覆蓋10噸至1000噸級烘幹產品係列,可實現小麥、水稻、玉米、油菜籽等多種作物烘幹。企業通過創新研發,在新型高效烘幹技術、高效節能熱量利用、綠色環保多燃料使用以及自動變量控制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實現了糧食烘幹高效率、低成本和高品質,受到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山東、四川等糧食主產區用戶的高度認可。

  培育市場需形成合力

  我國烘幹機行業整體處于市場導入期,需要來自于政府、行業、社會等各方面的悉心呵護。目前糧食烘幹機市場還是“政策市”,政府補貼左右市場,用戶購買動力幾乎全部源于政策拉動。國家應加大對烘幹機械及其配套設施的購置補貼力度,適當提升購置補貼比例;增設烘幹作業補貼,或對使用烘幹機的用戶給予燃料補貼,以降低使用成本,調動購買積極性。對農業專業合作社、糧食種植專業戶、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機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購買使用糧食烘幹設備實行優先補貼、追加補貼等特惠政策,並通過其示范帶動作用,推動糧食烘幹機市場快速發展。

  王慧波認為,政府還需要從政策上給予行業更多更有效的傾斜,尤其是加大對生產企業和科研單位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項目的扶持,推動產品技術升級。要建立、完善農機金融支持機制,鼓勵和引導各地涉農金融機構盡快出臺、完善適合農民用戶需要的農機貸款業務,解決資金難問題。各級農機主管部門及涉農組織積極開展或舉辦機械作業演示、業務培訓、技術服務等宣傳推廣活動,讓更多農民了解掌握糧食機械化烘幹技術和作業模式。要鼓勵大型企業集團進入烘幹設備市場,對烘幹機生產研發企業實行分級管理,按照規模實行差異化扶持,引導和鼓勵企業做大做強,通過良性競爭實現規模化發展,淘汰落後產能,促進產業升級。

  對于行業協會來說,要多組織企業參加國際間技術交流,吸收最新技術成果,加速提高全行業技術水平。要加快糧食烘幹機械生產企業的改制、改組、改造,解決企業多、規模小、成本高、效益低等問題,提高行業集中度和專業化程度,推動國內外市場開拓和產品售後服務體係建設,真正形成有實力的企業技術創新基地,帶動全行業提高競爭力。

  對于國內烘幹設備制造企業來說,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必須通過技術進步、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自主創新來提升產品品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 慧)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