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3月13日電 (許青青)“網絡拍賣主體不合法、程序不合法、拍賣平臺不合規、拍賣服務不到位,”廣東省拍賣業協會秘書長鄭曉星13日表示,目前網絡拍賣面臨著諸多法律問題與現實問題,亟待規范。
據了解,近年來網絡拍賣發展迅速,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發布的數字2013年,中國網絡拍賣成交金額超過200億。網絡拍賣活動廣泛涉及房地產、土地使用權、機動車、農產品、股權、文物藝術品、無形資產等。
與此同時,各種在線競價、網絡拍賣平臺大量涌現,讓拍賣門檻空前降低,‘野蠻生長’的網絡拍賣也凸顯出不少問題。
“運用網絡拍賣是當今技術進步和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提升傳統的拍賣方式、適應司法拍賣改革創新的一項措施。”鄭曉星說,近期一些地區在進行涉訴資產網絡拍賣時出現一些現象,如不委托拍賣機構,而是借助商業購物網(如淘寶網)進行涉訴資產網絡拍賣,但是商業購物網沒有相應資質,不可能成為司法拍賣的主體,而只能是第三方交易平臺,僅僅是為拍賣活動提供技術服務。
針對一些進行涉訴資產網絡拍賣,沒有嚴格按照《拍賣法》規定的拍賣程序,甚至不用拍賣師主持拍賣等情況,鄭曉星表示,履行司法執行權的拍賣活動,一旦法定程序缺失,便無法保障司法公正。“這些做法不符合我國現行拍賣相關法律法規,不利于拍賣行業健康、規范發展,應引起有關方面重視”。
無獨有偶,據媒體報道,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遂寧市投資促進委員會副主任吳新春也提出,“建議對網絡拍賣進行立法或者由商務部牽頭修改《拍賣管理辦法》,明確網絡拍賣主體,在辦法中增加網絡拍賣相關內容,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規范網絡拍賣的發展。”(完)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