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娛樂”軟件已變成不法微商“釣魚利器”

2015-03-27 07:53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本報實習生 羅穎

  這款面膜好評如潮,那款胎兒性別測試儀準確率接近100%;你要來買我的產品、當我的下線,我先給你看看其他下線如潮的好評截屏,再加上月入萬元的轉賬記錄……面對著這些網上不法商販的慣用伎倆,您是否也動心過?即使有所懷疑,您是否也曾經認為這些記錄只不過是不法商販之間互換好評、甚至是找關係戶撐場子?

  但真實的結果,可能會讓您嚇一跳——昨天,一款不法“微商”慣用的造假軟件在網友的揭露下浮出水面,只需要輸入簡單數據,就能夠偽造微信、QQ、支付寶的對話和轉賬記錄,並一一作出截屏。專家提示,這個打著娛樂名義的造假利器目前不受任何部門監管,為了避免上當,消費者首先需要自己擦亮眼睛。

  “娛樂”軟件在網商手中變味兒

  在網上曬春節“搶”到的萬元微信紅包、“曬”支付寶大額成交記錄……要想通過這種“曬”來滿足虛榮心,原來並不需要實際操作轉賬,只要下載幾個娛樂軟件,就能實現各種軟件上的轉賬截屏。但在自娛自樂之余,這種軟件的“殺傷力”正在蔓延,成為了銷售假貨的不法網絡商販手中的“釣魚利器”。

  昨天上午,一微信公眾號推送出“原來朋友圈那些曬成交、曬對話、曬記錄是這麼弄出來的”內容,直指朋友圈中不法微商利用“微信對話生成器”等軟件直接造假。而隨後,一名通過網絡銷售玫瑰花花種的店主向筆者證明了這種軟件的存在:“為了提高別人的信任度,多貼貼這樣的對話和微信轉賬記錄,對生意有好處。”

  隨後,筆者從朋友圈中找到了多家微商曬出的客戶好評及轉賬記錄圖片,通過在電腦上對客戶頭像進行放大、截取,在互聯網上進行“識圖”後發現,相同、類似的頭像並不是某個具體的個人,而是網絡上隨處能夠找到並且下載的公開圖片。

  假軟件隨時能造“皇帝新衣”

  能做假記錄的軟件並非只有“微信對話生成器”這一個。在多個網站上,都有“聊天記錄生成器”、“支付寶轉賬截圖生成器”、“網銀轉賬截圖軟件”等不下百余種類似軟件。

  筆者隨機下載了一款名為“手機支付寶交易截圖生成器”的軟件試用時發現,此軟件需要關閉全部防毒軟件才能安裝,而且還提供了蘋果版、安卓版兩個不同的版本。

  若再往下細分,這個軟件可以生成付款賬單、收款賬單和對賬單三種假截圖;日期、內容、轉賬金額、轉賬理由、轉賬時間、付款方式都可以由作假人直接填寫,甚至連時間、手機電量、網絡運營商類別等信息都可以設置,3秒鐘後就會生成截圖。同樣的,一張偽造的收款賬單和微信聊天記錄也完全可以如法炮制。

  而對以“海外代購”為名騙取消費者信任的不法微商,這些假記錄軟件更有升級版。在另外一個網頁上,筆者搜索到了“GPS位置偽裝軟件”和“位置偽裝大師”等多種軟件。

  “很多微商都是演技派,通過曬與顧客的微信對話截圖、曬支付寶收款截圖,體現自己生意很火爆,實際上都是自導自演、自娛自樂。”一位電商人士說,這些軟件造出的,都是“皇帝新衣”的騙局。

  打擊微商售假尚未形成合力

  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寶昌律師表示,這些軟件技術本身並不違法。但是微商利用作弊軟件虛構交易量和買家評價,從而誤導消費者發生交易的行為,本質上是虛假宣傳,已經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涉嫌犯罪。

  然而,目前這種軟件的使用在監管上仍是空白。邱律師告訴筆者,微商售假詐騙具有跨地域性和隱蔽性的特徵,面對這種現象,消費者、市場和政府應一起努力,形成合力嚴加打擊。

  但除了造假、販假之外,“憑空蒸發”也是不法微商的慣用手段之一。邱寶昌說,微信等社交軟件平臺應運用技術手段對虛假宣傳進行防堵,要求微店經營者在工商部門進行實名注冊,並發展第三方交易平臺以確保支付安全。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