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天氣有些涼,可是在江陰舉行的全省高效設施農業機械化現場推進會上卻熱火朝天,在一排排蔬菜大棚內,農機手們正在演示蔬菜園藝、畜禽養殖、農產品加工等生產急需的新機具、新技術。
記者看到,從播種開始,如今蔬菜種植的每個環節幾乎都能用機器取代人工。“這款風雷壓板式精密播種機可以一次性完成壓穴——播種——覆土——灑水等工序,而且能翻轉90度查看播種效果,播種率在95%以上,大小種子都能播。”省農機具開發應用中心綜合科周學劍告訴記者,這樣一臺設備相當于 30個人工,而其價格只有1.8萬元。
在植保環節,一些種糧大戶和合作社已用上小型植保無人機。江陰華士鎮陸南村鵬程農業園使用的無人施藥機售價僅6萬元,可實現低空(1-4米高度)、低量(200-600毫升每畝)噴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農用無人機競爭激烈,技術不斷改進,價格已經降下來了。”
蔬菜收獲環節人工量最大,除了茄果類蔬菜尚未有成熟的收獲機具,而葉菜類收獲機已問世。一款韭菜收割機,每小時可收割0.5畝,是人工收割的十倍。
省農機技術推廣站站長陳新華說,在全省各地,高效設施農業機械化正發生質的飛躍——揚中成功研發秧草收獲機,填補我省葉菜類收獲機具空白;靖江圍繞香沙芋產業發展需求,示范推廣香芋起壟、播種、壅土、收獲等生產環節裝備技術,實現全程機械化;射陽自主研發辣椒種植開溝機。
按照農業部指標測算,截至去年底,我省設施農業機械化水平達41%。“機械化水平提升空間還很大。”省農機局局長沈建輝表示,今後5年我省將全面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同時全力推進高效設施農業機械化發展。(記者 吳瓊)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