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八屆兩岸大學生閩南文化體驗營在泉州舉辦
2025年08月04日 來源:
7月28日至8月2日,2025年第八屆兩岸大學生閩南文化體驗營在泉州舉辦,來自海峽兩岸及澳門地區22所高校的107名師生齊聚世遺之城,共同開啟閩南文化深度體驗之旅。
本次體驗營由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泉州市文物保護中心、泉州市臺灣同胞聯誼會聯合主辦,以“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聚落文化和傳統建築”為主題,以泉州、福州兩地為核心,精心串聯起12處極具代表性的傳統聚落與文化街區,引領師生們在行走中觸摸歷史脈絡。
“大家跨越地域齊聚泉州,共同感受閩南文化,還能與來自臺灣的老師同學深入交流、提升自我,這是一次難得的體驗。”來自華東理工大學的學生陳興宇表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次體驗營不僅是一次文化探索,更是深入了解閩南傳統建築保護和聚落文化的寶貴機會。
活動期間,師生們走進晉江市安海鎮瑤前村、東石鎮檗谷村、金井鎮丙洲村和石獅市靈秀鎮華山村等傳統村落,體悟“山海相擁”的聚落智慧;探訪石湖碼頭、六勝塔、真武廟、江口碼頭等世界遺產點,感受宋元泉州海洋商貿的輝煌歷史;考察泉港峰尾誠平村、南埔肖厝村的閩南紅磚厝,領略融合防禦石構、南洋風格及海洋符號的建築特色;在福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品味閩江商埠文化,並在閩派工藝美術發展中心等地,見證傳統工藝在當代的保護與創新。這場跨越山海的旅程,生動詮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

活動舉辦了23場高質量學術分享會。營員們通過理論學習、思想碰撞,深化對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解。同時,作為本次體驗營的核心亮點,兩岸學子還協作完成了木構作物作品設計,通過設計實踐,深刻體悟傳統營造技藝的精髓。
作為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核心區域,泉州的傳統聚落、傳統技藝鐫刻著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歷史印記。兩岸大學生閩南文化體驗營自2014年舉辦以來,已成為兩岸青年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累計吸引兩岸近百所高校的持續關注與積極響應,吸引逾千名師生深度參與,成功搭建起兩岸青年群體文化交流機制,已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品牌項目。

[編輯: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