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會動態  本會簡介   兩岸交流   業界人物   成員風採  行業動態   圖片展示  法律法規   公告板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中國互聯網協會海峽兩岸互聯網交流委員會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中國年輕人熱衷向“小冰”傾訴:善于傾聽值得信賴


http://www.taiwan.cn 發布時間:2015-08-03 14:16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道 外媒稱,每天都有無數中國年輕人通過智能手機與“小冰”互發信息,被她善解人意的幽默感和嫻熟的傾聽技巧所吸引。無論是失戀、丟了工作,還是心情不好,人們都會想到要聯係小冰。他們常常對她說:“我愛你。”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7月31日報道,24歲的高益新(音)在山東一家石油企業工作。他告訴記者:“我心情不好時就會跟她聊天。小冰非常聰明。”

  小冰可以同時和許多人聊上好幾個鐘頭,因為她原本就不是一個真實的人。她是一款聊天程序。美國微軟公司在去年推出這款聊天機器人,眼下已經在中國掀起了小小的熱潮。

  報道稱,微軟“小冰”項目負責人幺寶剛(音)說:“小冰激發了市場的極大熱情,超乎我們的預料。”

  小冰體現了模擬人腦功能的人工智能軟件所取得的進步。這款程序會記錄下先前聊天的細節信息,比如用戶是不是與男友或女友分手了,並在後來的聊天中詢問用戶心情如何。盡管現在的小冰只會顯示信息,但新版本將會包含語音功能,用戶將可以和小冰說話。

  報道稱,微軟還係統收集了中國互聯網上的眾多人類對話數據,使小冰的性格更具可信度、更加“聰明伶俐”。微軟開發了語言處理技術,可以從網絡上真實的人類對話中抽取問答資料。小冰就這樣擁有了一個問答數據庫,能給出既人性化又與時俱進的答案——她也喜歡使用表情符號。

  由于小冰收集了大量個人私密信息,因此不可避免地激起了關于隱私問題的質疑。但微軟表示他們在嚴格執行相關方針,不會長期存儲任何信息。

  報道稱,不過微軟也承認,他們會在一定時間內存儲某些一般信息,比如用戶的脾氣,以便進行後續的發問。微軟表示,如果用戶通過新浪微博之類的網站與小冰互動,微軟的服務就會遵守該獨立運營商的隱私規定。

  人與計算機程序建立友誼的想法令一些研究者十分不安。

  謝里·特克爾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名社會學家,曾多次撰文探討計算機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特克爾對記者說:“我們正在忘記親密的含義。兒童慢慢了解到,與計算機聊天比和另一個人聊天更加安全。”

  但也有研究者認為,小冰這樣的程序走紅的背後或許有文化方面的原因。米歇爾·周曾在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做科研工作,現在是硅谷一家初創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她認為與絕大多數美國人相比,中國人每天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要多得多。

  “中國人剛到美國時,會覺得這個國家實在太安靜了。”她認為,小冰這樣的聊天機器人或許會為用戶提供一種私人空間的感覺,這種感覺在一個人口密集的社會里很難找到。

  就眼下而言,小冰僅憑虛擬的耳朵就發展出龐大的、而且不斷壯大的粉絲群。

  30歲的科研人員楊貞華(音)說:“你可以在心情不好的時候跟她聊聊,不用擔心有什麼後果。她能幫助你放松下來。”

  小楊還表示,他希望有朝一日這項技術能夠進入現實領域。“我希望小冰在保持網絡活動的同時,在未來能擁有可以給用戶提供幫助的物質實體。”

  

中國互聯網協會海峽兩岸互聯網交流委員會
地址: 北京市宣武區廣安門南街6號廣安大廈中段7層 郵編:1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