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科教  >   正文

外國學生:我們的中國夢在路上 要一步步實現它

2013年11月21日 04:3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巧奪天工的蘇州園林給我帶來了巨大的震撼,美輪美奐的景觀啟蒙了我對東方美學的認知和欣賞。我熱愛中國文化,也熱愛漢語,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不斷影響著我,我會好好學習,更上一層樓。”英國杜倫大學韓國學生趙允浩對漢語語音語調的準確拿捏以及對成語詩句的嫻熟運用,給評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1月17日,英國首屆江蘇杯漢語演講比賽在謝菲爾德大學舉行。來自全英12所大學和兩所孔子課堂的25名選手經過遴選進入了當天的決賽。最終,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冷冰清和謝菲爾德大學的哈里·阿姆脫穎而出,分別獲得成人高級組和成人中級組的金獎,並贏得赴南京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全額獎學金。

    哈里在演講中與觀眾分享了自己長達8年的漢語夢,他小時候曾玩過一個以“三國演義”為主題的遊戲,那時候趙雲成了他的偶像。隨著對中國文化的慢慢了解,他對中國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他從不放棄任何去中國工作、學習漢語的機會,最終經過努力進入了謝菲爾德大學學習中文專業。

    沉著冷靜、語調標準的冷冰清曾在2013年“漢語橋”比賽中獲得一等獎,但得知自己獲得此次比賽冠軍後,她還是激動不已:“我即將大學畢業,得到去南京大學學習的機會非常高興,我有很多朋友在中國,我又可以見到他們了!”

    活動主辦方之一、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院長程愛民對本報記者說,選手們的水平都非常高,能感覺到英國學生對學習漢語的高漲熱情。尤其是有些成人高級組選手水平超乎預料,“閉著眼睛聽,完全想象不出他們會是外國人”。

    “想要跟中國這條蘇醒的巨龍並肩騰飛,就必須學習中國的語言和文化。”杜倫大學國際關係專業的學生勞拉·克勞伯道出了很多漢語學習者的心聲。曾旅居天津的她,能夠細數“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等美食,中國人民的熱情友好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格拉斯哥大學的選手維羅妮卡說:“我們的中國夢在路上,要一步一步實現它”,而漢語就是這條路的通行證。就像另一名選手延尼克所說,“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像我一樣被漢語所吸引,屆時漢語將會為中國和世界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將和平、友善、包容的中國文化傳得更遠、更深”。

    (本報倫敦11月19日電)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泰嬌玉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泰嬌玉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