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聞文化參訪團赴臺交流成果豐碩

2016-05-23 08:38 來源:新華日報

  “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是兩岸傳媒加強交流與合作的開始。未來,雙方將擴大合作深度和領域,為增強兩岸民眾的感情與了解多作貢獻。”在5月18日舉行的蘇臺文化產業交流項目簽約儀式上,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平面媒體資深副總裁吳根成作如此表示。

  在這次簽約儀式上,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江蘇廣電集團、江蘇廣電國際公司等江蘇新聞文化單位分別與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中天電視臺、臺北愛樂文教基金會等單位,就新聞資訊資源互享、新媒體建設、人才培養、電視劇製作、文化藝術展覽等簽署11份合作協議,所涉及領域及合作的廣度深度均超過以往。

  簽訂合作協議,只是江蘇新聞文化參訪團此次赴臺參訪的成果之一。應臺灣人間文教基金會邀請,5月13日至19日,江蘇省組織新聞文化參訪團赴臺開展交流活動,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燕文帶隊,省臺辦、省文化廳、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江蘇廣電集團、鳳凰傳媒出版集團、省演藝集團等派員參加。在臺灣期間,參訪團先後舉辦了孫曉雲書法精品展、《書法有法》繁體版新書發佈暨作者簽名會、蘇臺文化產業項目簽約儀式等近20項活動,參訪了孫中山紀念館、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新一代設計展、高雄十鼓文化園區、聯合報、中天電視臺、臺灣創意設計中心、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臺北影業公司、HTC公司等新聞文化單位,分別與新北市長朱立倫、薇閣基金會董事長李傳洪、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辜公亮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辜懷群、臺灣總漁會理事長黃一成、兩岸企業家峰會秘書長陳瑞隆、星雲大師等臺灣社會各界人士進行了廣泛交流,增進了解、擴大共識,共議合作、共謀雙贏,取得了豐碩成果。

  新聞文化參訪團赴臺交流參訪期間,在臺灣組織了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演系列活動。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省,江蘇有著數量眾多、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文化遺存,為進一步加強蘇臺文化交流,江蘇省決定從5月13日起到6月15日止,在臺灣舉辦“吳韻漢風?精彩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演月”活動,主要有兩項內容,一是在臺灣佛光山舉辦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二是在新北、高雄等地舉辦3場江蘇傳統文化藝術專場演出。

  為確保展演月活動圓滿成功,江蘇省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在展覽方面,從南京雲錦、蘇州刺繡、無錫精微繡、揚州漆器、宜興紫砂等28項江蘇傳統工藝中精心挑選了220多件展品,邀請了姚惠芬、趙紅育、張來喜、張方林等12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赴臺現場展示技藝;在演出方面,從省演藝集團、省昆劇院等12家單位抽調了包括“錫劇王子”周東亮、崑曲表演藝術家孔愛萍、嗩吶表演藝術家陳大為等10多位國家一級演員和6位戲劇梅花獎得主在內的50多名演員,組成江蘇傳統藝術團,排演了崑曲《牡丹亭》、錫劇《雙推磨》、揚劇《鴻雁傳書》經典唱段等經典節目赴臺演出。

  “受運輸、場地等條件制約,這次到臺灣展演的作品雖不能說代表江蘇最高水準,但肯定可以說是較高水準”,江蘇省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趙魯剛表示,這次在臺灣展出的南京雲錦《佛在我心》、蘇州刺繡《葡萄少女像》、無錫精微繡《古運河》、揚州漆器《平磨梅瓶》、東臺發繡《維摩演教圖》等作品都是其中精品。

  江蘇傳統藝術團表演的節目受到臺灣民眾的熱烈歡迎,不管是在高雄佛光山,還是在新北市,所到之處,座無虛席。建湖雜技《綻放》、嗩吶《百鳥朝鳳》、舞蹈《茉莉花香》、揚州杖頭木偶《變臉》等都贏得觀眾的熱烈掌聲。演出結束後,觀眾許久不願離去,紛紛表示,“江蘇的演員很讚”,要求與演員合影,希望這樣的展演活動多些再多些。

  在看完演出後,臺灣輔仁大學宗教係四年級學生范鬱婷表示,看了演出讓人感到,江蘇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真想現在就去江蘇看看”。看過江蘇非遺精品展覽的臺灣工業設計協會理事張漢寧則表示,南京雲錦的紡織,到現在機器都無法代替;一把木椅,從頭到尾不用一根鐵釘,江蘇的很多傳統工藝對我們這些從事現代工業設計的人來說,都有很高的借鑒意義。

  江蘇省臺辦主任楊峰表示,江蘇是經濟大省、文化大省,臺灣是祖國的寶島,兩地來往頻繁,經貿、文化合作基礎紮實、前景廣闊。舉辦非遺精品展演,派出新聞文化參訪團赴臺交流合作,必將對增進島內民眾對江蘇的了解和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提高江蘇在島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擴大蘇臺文化、經貿交流合作起到重要推動作用。(記者 劉慶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