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七屆“粵來粵有趣”兩岸青年創意短片大賽在粵舉辦

時間:2025-07-01 11:33 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6月21日至22日,參加2025年第七屆“粵來粵有趣”兩岸青年創意短片大賽總決賽的16支兩岸青年隊伍橫跨澳門、橫琴兩地,圍繞“智AI”主題展開48小時限時主題挑戰賽。大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于6月24日晚在珠海橫琴舉辦,現場決出本次大賽冠、亞、季軍。

  “粵來粵有趣”兩岸青年創意短片大賽是亞洲最大的實時影像創作賽,同時也是青年文化交流的重要賽事品牌。本次大賽由廣東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指導,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日報社)和臺商優市網主辦,南方國際傳播中心、臺灣中華青年新媒體協會、澳門蓮花衛視承辦,珠海市珠臺經濟文化交流協會協辦。大賽分別在粵港澳大灣區、臺灣兩地啟動,賽程歷時3個月,通過各賽區海選評出16支優秀隊伍入圍決賽。


  燈光點亮大橋,潮汐漫過足跡!琴澳化身青春舞臺,兩岸青年共譜48小時“智AI”狂歡曲。6月24日晚,伴隨著動感節拍與陣陣歡笑,第七屆“粵來粵有趣”兩岸青年創意短片大賽總決賽暨頒獎禮在橫琴上演。這裡沒有“影星”,只有自信走上“T臺”、閃耀創意光芒的年輕人。來自粵港澳臺的16支隊伍,經歷澳門、橫琴兩地48小時的極限創作碰撞後,又在頒獎禮舞臺中央大放異彩。


  “每一年大家的創意都層出不窮,實力都在增強。看到粵港澳臺四地的青年們集思廣益,在短時間內共同創作,是一件充滿能量的事,希望大家能繼續保持熱愛。”評審委員會聯席主席、中國臺灣導演、製片人張書瑋說,評審委員會綜合考量作品完整性、作品創意及敘事方式進行評選。在獲獎作品中,選手們通過虛擬與現實的結合,展現AI與真實世界的相互影響,充滿創意。評審委員會聯席主席、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志安稱讚金獎作品“內容與形式統一,創意與結構統一,技術與文化統一。”他相信,有趣的靈魂一定會成就有創意的短片。

  評審委員會成員、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李正榮評價獲獎作品實現了技術、創意與主題的較好結合,讓評委們眼前一亮;評審委員會成員、中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熊迅表示,今年的短片創意無限,作品各顯神通。影像中既有琴澳風采,也有青年人特有的生命律動;評審委員會成員、澳門科技大學電影學院課程主任孟曉清則認為,本次比賽難點在於橫琴、澳門兩地的跨境創作,需要融合不同的文化。而許多隊伍在最後選擇以劇情片的方式進行展現,不僅極具創意,也充滿情懷和溫度。

  晚會現場,經過專業評審團和現場觀眾投票,臺灣賽區“秋一拳”隊與“增先恐後”隊分獲豎屏組及橫屏組金獎;來自粵港澳大灣區賽區的“刮刮樂”隊及臺灣賽區的“元宇宙”隊分獲橫屏組銀獎及銅獎;來自粵港澳大灣區賽區的“超級鍵”隊和“追光者”隊分獲豎屏組銀獎及銅獎。

  臺灣賽區“增先恐後”隊以作品《DRIFT》勇奪橫屏組冠軍,影片以主角奔跑于琴澳街巷之中作為開頭,航拍鏡頭之間絲滑銜接。融合指定拍攝主題“潮汐”,在影片末尾加入富有哲學意味的旁白,以週而复始的“潮汐”映射“朝夕”:“朝是初衷,夕是回望,只有先停下來才知道為誰奔,往哪去。”隊員們說,在文案寫作中,AI為他們提供了不少幫助,讓他們初步的想法得以逐步完善。“這次在兩個城市拍得很過癮!也看到了其他組的作品很有創意。希望下次有機會還能來參賽。”成員林佑增說。

  豎屏組金獎獲得者“秋一拳”隊則以“大橋”為拍攝主題,以富有技巧性的鏡頭語言展現“連接”的寓意。“去年銀獎,今年金獎,我們又有進步了!真的很開心,希望明年能再來!”隊長張煥霖說,這次作品運用了大量的廣角和長焦鏡頭進行拍攝,使畫面更有張力。“拍攝的兩天天氣很好,我們在兩地都拍到了很有意境的鏡頭,我們還在澳門驚喜地發現了很多美食,實在是讓人流連忘返。”

  “粵來粵有趣”兩岸青年創意短片大賽自2018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七屆,收穫了兩岸青年的高度關注,規模不斷擴大,每年大賽平均吸引超80所高校、100多個影視專業社團和個人參加。通過境內外新媒體平臺集中展示優秀比賽作品,受眾覆蓋超過3000萬人。在比賽過程中,兩岸青年不僅創作了優秀的作品,還結交了新朋友,他們創作的優秀作品也將變成一座座橋梁,促進兩岸的交流與合作。(廣東省臺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