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媒體黔行走進銅仁:發現貴州新未來

時間:2025-07-01 16:46 來源:貴州日報

  6月23日至29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之看貴州——走進銅仁”媒體採訪活動在貴州舉行。來自兩岸的媒體和臺青自媒體代表30余人深入銅仁的城鎮鄉村,通過實地探訪和沉浸式體驗感受貴州發展脈搏。

  成員在雲舍村合影(圖/黃丹珩)

  在石阡縣民族中學,參訪團成員與學生們一起體驗舞獅、春官說春、仡佬族嘣嘣鼓等傳統技藝。蓋瑞工作室運營負責人徐崇恩表示:“在博物館參觀後再現場體驗,有被小朋友們的熱情感染到,感覺到要很認真地去學習這件事。”這種將非遺傳承融入現代教育的創新實踐,正是貴州文化保護與發展的一個縮影。據了解,該校將非遺文化納入了日常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們對石阡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成員體驗嘣嘣鼓(圖/黃丹珩)

  登頂梵凈山的經歷讓成員們記憶猶新。雖然登山途中下著小雨,但大家相互鼓勵和幫助,最終見到了雨後的雲海美景。“在貴州生活多年,第一次來到梵凈山,看到了不一樣的自然風光。” 在黔臺灣青年賴翊凡感慨道,“即使下著雨,也會有不一樣的快樂,因為身在此山中才知道貴州原來這麼有魅力。”雨水沒有沖淡熱情,反而讓大家更珍惜共同經歷的每個瞬間。在領略“梵天凈土”壯美的同時,更加深了彼此的情誼。

  登頂梵凈山(圖/黃丹珩)

  在銅仁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參訪團參觀了非遺中心的玉屏簫笛工匠坊。學校教師王展才與臺灣自媒體人李顏如即興合奏了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讓在場所有人感受到了音樂跨越海峽的力量。“有一些無法通過語言表達的內容,通過音樂就能相互交流。”王展才說。李顏如則感嘆:“看到貴州給孩子們打造這麼棒的音樂教室,有這麼優秀的老師,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有福氣的。這種記憶的東西是需要被傳承的。”

  從非遺傳承到鄉村振興,從生態保護到教育創新,參訪團此次貴州行用腳步丈量了這片土地的發展變遷,用鏡頭記錄下一個個鮮活的現代化故事,這場跨越海峽的對話,不僅讓兩岸媒體人發現了貴州的新未來,更為兩岸交流合作開闢了新空間。(貴州日報記者黃丹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