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八桂大地吹響農業現代化新號角

2016年06月24日 10:05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八桂大地吹響農業現代化新號角

  ——廣西推進農業項目合作紀實

  王家增本報記者高飛

  6月的廣西南寧,驕陽似火,酷暑難耐。然而,燥熱的天氣難以阻擋從全國各地趕來參會的投資商,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廳等單位主辦的農業項目合作洽談暨科技成果展示對接會正在南寧會展中心舉行。

  在3000多平方米的會議中心大廳里,人頭攢動,1200多名與會代表,700多家區內外企業代表,在此洽談農業項目合作。據自治區農業廳統計,此次落實簽約合同項目140個,投資額319.7億元。此次會議還落實意向簽約項目46個,金額159.5億元。其中,707個投資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重大招商項目;農業科技成果展參展單位達到135個,參展成果達到800項以上……這一串數字表明,此次“農洽會“取得了圓滿成功,這對廣西農業來講,無疑是一件大事、好事。

  當前,在廣西經濟社會大開放、大發展的格局下,廣大的幹部群眾正在用汗水和智慧破解發展難題,辛苦探索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的發展之路。而“農洽會”的成功不僅讓他們找到了一把解決難題的“金鑰匙”,也吹響了八桂大地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新號角。

  綠色理念,資源優勢得天獨厚——“山清水秀生態美”已經成為廣西最大的品牌、最大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廣西發展農業得天獨厚,這里地形地貌多樣,河川湖泊縱橫,十分有利于農、林、牧、漁業發展,素有“天然溫室”之稱,具有“插根扁擔也能活”的獨特優勢。而12.93萬平方公里北部灣海洋,不僅是中國著名的漁場,也是海洋生物物種資源的寶庫。

  更為重要的是,廣西牢牢握住“生態”牌。可以說,“山清水秀生態美”已經成為廣西最大的品牌、最大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讓廣西成為生產綠色食品、生態食品和長壽食品的天然寶地。

  在綠色發展的理念下,廣西催生了一大批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農業產業。它擁有全國最大的蔗糖產地,蔗糖年產量佔全國60%以上;它擁有全國最大的秋冬菜生產基地,寒冬時節北方市場上的新鮮蔬菜,超過五分之一產自廣西;它也是最大的蠶繭產地,繭絲交易“廣西指數”已成為全國乃至國際市場的“風向標”;它還是全國最大的熱帶水果產地之一,享有多個中國水果之鄉的美譽,柑橘、香蕉、荔枝、龍眼、芒果、火龍果、南方葡萄等名特優水果產量居全國前茅。

  除了傳統農業外,廣西畜禽水產品十分豐富,肉類、水產品總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奶水牛飼養量、水牛奶產量和近江牡蠣產量排全國第一,多種肉類、水產品排名全國前列。著名“南珠”產自廣西北海,欽州市是響當當的“中國大蠔之鄉”。

  自治區副主席張秀隆說:“廣西農業最大的有形資產是特色產業,許多農產品在全國地位十分突出,產業規模排全國前列,為農產品精深加工提供了豐富充足的原料。”

  協調發展,投資環境日益完善——廣西陸海相連,交通便利。在廣西投資,將享受到國家、自治區及當地給予的一係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也讓投資商切身感受到親商、富商、安商的良好環境。

  從區位來講,廣西陸海相連,是我國唯一與東盟既有海上又有陸路大通道的省區,是中國對接東盟的“橋頭堡”,也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

  而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首府南寧市,為中國與東盟農業合作及農產品貿易提供了“近水樓臺”,使得廣西與東盟農業貿易額每年以10%以上速度增長。“優勢很明顯,農產品貿易很活躍,守著東盟博覽會,投資差不了。”一位來自陜西的投資者說道。

  不僅如此,“十三五”期間,廣西還將基本實現航空“片片通”、高鐵“市市通”、高速“縣縣通”,所有行政村基本鋪上水泥路。同時,水路交通也發展迅速,與世界200多個港口相連。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