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沈建華)江蘇鹽城特大龍卷風災害,正值夏糧收購時節,如何確保災區農民余糧順暢銷售?江蘇省和鹽城市有關部門開辟綠色通道,確保及時收購災區農民小麥。
災害發生後,省糧食局黨組召開緊急會議,研究部署阜寧災區糧食收購工作,明確蘇南、蘇中6市糧食部門和省糧食集團、省糧油批發市場等8個單位,分別對接阜寧縣8個受災嚴重的鄉鎮,進行分片包幹,做到應收盡收。
鹽城市、縣糧食部門全力投入災區糧食收購工作,一方面聯係鎮村幹部,組織人員進村入戶,調查農民手中余糧情況,積極幫助農民整曬糧食,對售糧困難戶上門進行收購;一方面開辟綠色通道,參照國家小麥托市收購價格,適當放寬收購質量標準,敞開收購災區農民余糧,收購資金及時、足額到達農民手中,努力降低災區農民損失。
鹽城市糧食局局長崔成富介紹說,因為播種期延遲、倒春寒和收割期連續降雨等原因,不少受災群眾的夏糧是“等外麥”,不能作為托市糧進入國庫。“但根據鹽城市委、市政府的決定,相關部門已積極對受災群眾糧食進行應急救災處理。因為這些農民多已受災,所以我們對受災群眾的夏糧採取‘特別收購’的舉措,參照托市糧最低保護價1.18元每市斤的價格進行收購,並適當扣除因糧食所含水分而產生的差額,但總體仍比市場收購價格高不少。差價由各級政府兜底。”
6月26日上午,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各級糧食部門人員開始對受災嚴重的7個鎮、22個自然村的約1萬戶受災群眾進行夏糧緊急收購工作,當天徹夜奮戰。據初步統計,需進行緊急收購的糧食約3萬噸。截至27日晨,已完成總工作量近1/2。
一些受災群眾的糧食被埋在廢墟里,鹽城市、縣糧食部門工作人員和救援人員一起去廢墟扒糧食,送到臨時收儲點,進行簡易的水分檢驗,然後過磅,同時及時進行糧款結算,農戶很是感動和感激。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