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結構性產能過剩 玉米深加工如何轉型

2016年06月28日 09:14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結構性產能過剩玉米深加工如何轉型

  ——山東省玉米深加工行業發展現狀調查

  編者按

  玉米去庫存,不僅在生產上要調結構,更要提振玉米深加工業,加快存糧轉化消化。農業部已經提出,要把“糧倉”變成“糧倉+肉庫+奶瓶+糖罐+燃料箱”。推進這一目標,還存在哪些困難,需要為玉米深加工企業注入哪些動力?玉米深加工的出路在哪里?本版通過對山東玉米深加工企業運行狀況的調查以及玉米深加工領域專家的分析文章,進行深度關注。

  本報記者呂兵兵文/圖

圖為西王集團國際先進的玉米油灌裝線。

  “今年以來,玉米加工能力有明顯增長。特別是玉米淀粉及其深加工產品,2015年加工總量約378萬噸,今年前4個月加工總量已近170萬噸,全年有望突破480萬噸。”6月23日,在山東省濱州市農業局產業化辦公室,工作人員拿著一張《全市玉米加工情況匯總表》展開了分析研判。

  據山東省農業廳產業化辦公室主任李傳府介紹,山東是玉米加工規模最大的省份,玉米深加工企業規模大、數量多,是我國玉米深加工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目前,玉米深加工企業玉米轉化能力已超過1500萬噸,玉米淀粉、淀粉糖、玉米味精及賴氨酸的生產量在全國排名第一。

  現狀:淀粉加工產能過剩,開工率較低

  發酵有機酸是玉米深加工領域的高端產品之一。位于濰坊市昌樂縣的英軒實業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發酵有機酸生產企業。

  李福生是英軒實業負責玉米原料收購的經理。他說:“去年下半年玉米價格下降,企業原料採購成本降低,所以今年是行業比較好的時候,現在基本滿產,去年同期也就80%多。而且,公司的產品科技含量高,多數用于出口,市場和效益都比較穩定。”

  據了解,有機酸、變性淀粉、功能糖、酒精及生物醫藥加工等因為產品科技含量高、市場需求量大,現階段形勢較好。

  但是,飼料行業和淀粉加工行業問題就較多。飼料行業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下遊市場低迷,出現產能過剩,整體行業開工率較低。淀粉加工行業玉米生產環節和加工企業脫節,沒有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受糧食臨儲收購政策、木薯淀粉北進等影響,目前行業開工率較低。

  在臨沂市,因玉米加工產品以淀粉及淀粉糖、蛋白飼料等初加工產品為主,存在加工鏈條短、產品同質化等問題,導致結構性產能過剩,玉米加工企業開工率普遍不到八成。

  諸城興貿玉米開發有限公司是中國玉米淀粉行業的龍頭,是全國玉米加工量最大的企業,在山東省內外共有7個加工廠。據該公司一位經理介紹,近年來,受玉米價格以及下遊工廠不景氣、國際低價格產品擠佔國內市場等影響,企業連年虧損。興貿公司目前山東省內工廠勉強達產,省外工廠處在限產狀態。2015年全公司玉米淀粉產量僅佔產能的75%。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