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于喜軍(左)帶著妻子王鳳娟(中)和同村漁民在興凱湖邊整理漁網。
6月24日,于喜軍將下雨的積水從船體里舀到湖灘上。
6月24日,于喜軍(左)與妻子王鳳娟在織補漁網。
6月24日,于喜軍(右)與妻子王鳳娟在院子里種植蔬菜,他們身後是兩人的玉米地。
6月24日,王鳳娟在自己的“農家遊”餐館擺桌。
黑龍江省密山市白魚灣鎮湖沿村的漁民于喜軍有著20年的“漁齡”。近年來興凱湖的魚價有所上漲,漁民整體收入也不斷提高。如今,老于每年不只有打漁的收入,他還經營了一家餐廳,並在自己院子里種起了蔬菜、玉米等,依靠這三種營生,他和妻子王鳳娟每年至少有十五萬元進賬。
每年6月6日到7月20日是興凱湖的禁漁期,在補網修船之余,老于和妻子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餐廳的經營上來。“政府非常重視興凱湖的生態保護,每年設置禁漁期,魚的數量和種類也就逐年增多,漁民的收入就有了保障”。
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