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堅持為農服務宗旨 扎實推進綜合改革

2016年07月08日 13:35 來源:重慶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在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過程中,重慶市供銷合作社係統將怎樣發揮扎根農村、貼近農民的傳統優勢,加快推進重慶特色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從而推動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全面建設?

  近日,市供銷合作社主任梁從友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全市供銷合作社係統將以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為統領,立足全市“三農”工作大局,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社會化服務、社有企業轉型升級以及涉農電子商務等方面“發力”,扎實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科學定位改革發展

  “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黨和政府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載體。”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中,對供銷合作社作出的新定位。

  梁從友說,自去年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重慶市《關于深化全市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意見》,以及《重慶市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先後出臺,對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

  在此基礎上,立足全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圍繞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發展,市供銷合作社科學確定了供銷合作社改革重點和發展方向。

  在都市功能核心區和都市功能拓展區,以商貿配送、農超對接、社區服務、倉儲物流、電子商務、農產品精加工等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在城市發展新區,以現代農業示范、主要農產品保供基地建設等為重點,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在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則以優勢特色產業、產地批發市場、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等為重點,大力發展新型服務業。

  同時,市供銷合作社還緊扣當前脫貧攻堅大局,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帶動貧困農戶增收上尋找突破口,不斷拓展為農服務領域。

  梁從友介紹,當前,隨著重慶市農村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快速推進,農業生產方式、農民生活需求、農村服務領域發生了深刻變化,迫切需要打造具有重慶特色的為農服務綜合性組織,提供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圍繞全市脫貧攻堅任務和七大特色產業鏈建設,全市供銷合作係統以密切與農民利益聯結為核心,以提升為農服務能力為根本,以強化基層社和創新聯合社治理機制為重點,因地制宜地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從而帶動農民脫貧增收。

  緊貼“三農”走活一盤棋

  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實施以來,重慶市供銷合作社係統以綜合改革為突破口,在基層組織建設、農村流通網絡建設、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村合作金融、農村電子商務以及社有企業改革等方面進行了探索,改革效應正逐步顯現。

  梁從友介紹,目前,全市供銷合作社已累計建成市場160個,農資連鎖店400多家、綠優鮮超市512個、配送中心600個、各類經營網點37000多個,覆蓋全市80%的鄉鎮和70%以上的行政村;改造建設了700多個基層供銷社,發展了1.8萬個農民合作社、720個莊稼醫院以及300多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農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

  同時,針對當前重慶市農村普遍存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市供銷合作社積極探索農村合作金融服務,發起設立了5億元規模的重慶供銷合作發展基金;開展農民合作社金融創新試點,向全市100多家農民合作社發放貸款9100萬元,帶動相關產業使近15萬農戶從中受益。

  隨著電商時代的到來,重慶市供銷合作社的形態正由原來的“三尺櫃臺”悄然向“網上供銷社”轉變。梁從友介紹,目前重慶市農村信息化數據雲計算平臺項目已經啟動;重慶土特產交易中心電子交易平臺、綠優鮮網上商城、供銷服務網等已上線運行;農資物聯網項目也已啟動試點。僅今年上半年,全市供銷合作社係統電子商務銷售額就達到13.44億元,同比增長3.5倍。

  梁從友說,社有企業是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重要平臺和載體。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目前市供銷合作社已通過深化社有企業改革,推進企業兼並重組、關閉注銷等形式清除“空殼企業”。同時整合資源組建注冊資本10億元的重慶供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大力實施重大項目建設,加快社有企業轉型發展步伐,推動社有企業通過多種形式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梁從友表示,今年將力爭實現農產品銷售公司、農資連鎖公司等企業新三板挂牌上市。

  一手抓為農服務,一手抓社有企業發展,據了解,自2012年以來,市供銷合作社已連續4年獲得全國供銷總社綜合目標考核特等獎。

  探索服務“三農”新方式

  “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就是要在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促進發展上狠下功夫。”梁從友說,而衡量供銷社改革成效的標準只有一條,就是能不能堅持為農服務根本宗旨,能不能提升為農服務水平,能不能讓農民得到更多實惠。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梁從友表示,“十三五”時期,全市供銷合作社係統將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始終把服務“三農”作為立身之本、生存之基,把為農服務成效作為衡量工作的首要標準,按照孫政才書記提出的“低調務實、少說多幹、敢于擔當、積極作為”的要求,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扎根農村、貼近農民的傳統優勢,不斷探索服務“三農”新方式,並從三個方面實現重大突破。

  一是不斷完善為農服務體係。“十三五”時期,全市供銷合作社係統將領辦農民合作組織2.5萬個,其中股份合作社5000個,創辦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2000個,布局農產品批發市場15個,銷售網點1000個,電子商務成為農產品對外銷售的重要渠道,帶動農民年銷售農產品1000億元以上。

  二是健全鞏固基層組織體係。“十三五”時期,重慶市基層供銷社分類改造將基本完成,農村綜合服務社廣泛發展,經營能力和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升,與農民群眾的聯係更加緊密。

  三是基本形成更加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雙線運行機制。屆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層級間的聯係將更加密切,行業指導、服務基層、資產監管等功能更加完備,社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進一步完善,市場競爭能力和為農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為農服務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梁從友說,通過一係列改革措施,到2020年,全市供銷合作社將成為與農民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化運行更高效的合作經濟組織體係,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