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特色農業圓了劍川農民“致富夢”

2016年07月18日 13:28 來源:大理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記者在劍川東山腳下,看到許多連片生長的淡紫色小花。小花長得低矮,葉子細小,微風吹過,一股淡淡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們打聽之後才知道,原來這是甸南鎮朱柳村種植的中藥材金鐵鎖。說起這些淡紫色小花,種植戶何潤才臉上笑開了花:“多虧這些小花,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近年來,甸南鎮根據氣候地勢等實際情況,開始發展金鐵鎖種植。“我家兩畝地都種了金鐵鎖,3年一挖,現在市場價格比較好,平均下來一年收入都在6萬元左右呢。”何潤才笑瞇瞇地給我們算起了他家的“致富賬”。

  而對于甸南鎮獅河村的羅金妹來說,到當地的生物公司去打工也成了致富的一個好方法。“在公司里打工比自己種植可好太多了。”羅金妹一邊在大棚中松著土,一邊笑著對記者說。羅金妹打工的雲南東方本草有限責任公司在獅河村共流轉300多畝土地,用于種植藥用牡丹、重樓、金鐵鎖、白芨等中藥材。

  “每年我們都請省農科院的專家來基地進行指導,現在基地用工5000至7000多人。”雲南東方本草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人員許順榮說。“現在家里種著烤煙、大蒜和玉米,每年到種植基地打工三四個月,收入也近萬元了。”羅金妹放下手中的鋤頭,微微擦了擦頭上的汗水說道。

  近年來,劍川縣以建設滇西北綠色地道中藥材基地為目標,採取措施,推動發展,現已初具規模。今年劍川縣將依托雲南興瑞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劍川縣志磊農產品種植有限公司、雲南生物谷燈盞花藥業有限公司、劍川潤滇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等企業種植12萬畝中藥材,目前已完成7.27萬畝,其中潤滇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目前為全國最大的金鐵鎖種植生產基地。劍川縣的9個中藥材專業合作社與國內著名藥企開展訂單銷售,有效提升了農民的收入,發揮了劍川縣地方優勢,打造了擁有市場競爭實力的名優品種。

  “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努力,增加特色經濟作物面積,優化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深入實施‘四大產業工程’”。劍川縣農業局副局長袁軍祖告訴記者,將大力發展中藥材、馬鈴薯、季差蔬菜、制種業四大具有比較優勢和發展潛力的產業,同時注重領潮承先,深化改革,加大財政獎補、貸款貼息和技改補助等扶持力度,培育新型經營主體,集中力量發揮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到2017年全縣中藥材面積爭取達到15萬畝以上,主要發展金鐵鎖、滇重樓、白芨、續斷、燈盞花等品種,將中藥材發展成重要的特色產業。

  “特色更特,優勢更優,我們要讓劍川優勢產品走出大山,享譽四海。”看著一片片綠油油的白芨幼苗,袁軍祖笑容滿滿地說。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