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劉振邦: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報春鳥

2016年07月18日 13:56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報春鳥

  ——劉振邦現代農業建設思想回顧

  劉教授奔赴全國各地宣講“四個三”理念和“四個為主”主張。

  本網訊(記者 周泓)1979年《人民日報》一篇文章引起時任總書記的胡耀邦同志的批示,並引起長達半年的討論。這篇文章就是劉振邦教授寫的?改革傳統的農業觀念,走以畜牧業為主的發展道路?一文,文章指出:糧食的“傳統觀念(指“以糧為綱”)不打破,中國的農業現代化就很難實現”,中國農業應該走“以畜牧業為主”的道路,通過發展畜牧業來解決糧食問題。

  研討會現場。

  2016年 7月13日,“劉振邦教授追思&學術思想理論研討會”在北京舉辦。會議緬懷了劉振邦教授的生平和人格,回顧和研討了劉振邦教授大膽創新的實踐精神和對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理論的突出貢獻。研討會由《荷斯坦》雜志主辦,德國寶牛(BVN)育種中心北京代表處、北京世匯通源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劉振邦教授是中國現代農業的起發人、倡導者、貢獻者,他對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頗具建樹,對我國現代農業建設的思想很係統、很深刻、很堅定、很超前,是改良中國現代農業的起發人、倡導者、貢獻者。當前,中國正在進行現代農業建設,特別是2015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加快發展草牧業,支持青貯玉米和苜蓿等飼草料種植,開展糧改飼和種養結合模式試點,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他在“世界農業經濟調研”談論中,提出了“耕地種草是緩解糧食壓力的現代農業之路”重要理論,影響了世界的農業,給中國農業乃至世界農業點明了發展之路。

  劉振邦教授在研究理論的基礎上還付諸實踐檢驗,他關注土地利用效率,提倡人工種草,大量引進了各國優良的牧草種子,在全國各地試驗推廣;在山東高密市創辦了“高密種牛育種中心”,廣泛收集國內優良品種的同時,大量引進法國、澳大利亞、美國和加拿大等國的優良奶牛和肉牛品種,向各試點和其他企業提供最優良的乳牛和肉牛品種,從而在改良國內牛的品種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他力推乳肉兼用牛——弗萊維赫,使牛奶和牛肉的產業鏈組建成為可能,是一種戰略的選擇,也是多元化戰略的一個具體體現。

  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劉成果說,劉振邦教授一生致力于世界農業特別是西方農業的研究,他理論聯係實際,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對于我國現代農業建設頗有建樹。在他多達200萬字的著述中,係統地闡釋了生態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高級形態,特別是創新性的提出了現代農業的“四個三”的理念和“四個為主”的主張,這同“十三五”發展的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一一對照,完全契合。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他的思想,一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二要抓住當前糧食過剩時機,抓好糧改飼,發展草食畜牧業;三是大力發展乳肉兼用型牛,提高奶牛養殖綜合效益,降低養殖風險;四是辦好農業專業合作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徐更生說,我和劉教授同事近30年,劉教授是我國著名的農業專家,他對于我國農業經濟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最大的貢獻就是,他將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同中國農業發展緊密結合,在計劃經濟時代投放了一個搞市場經濟的“炸彈”,撬開了中國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改革的大門。

  他說:“要看到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認真研究我國農業的結構改革問題,向農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千萬不能墨守農業即糧食的觀念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苑鄭高說,我在與劉教授的交往中,充分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我經常聽他說,我們做研究,必須聯係實際,用知識報效祖國,為國家解決現實問題,不能整天在辦公室閉門造車。他直接下基層,為農民朋友提供技術服務,傳播新知識、新觀念,注重實踐,為農村改革開放事業做出重要成績。同時,他也經常跟我說:同事之間共事,能力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品。做人要正,不能搞歪的斜的。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