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興春和農業現代園區403畝精品果園內,一棵棵蘋果樹長勢正好。“這是李保國教授指導建設的六個國光蘋果精品園之一,可惜李老師看不到它們了!”近日,灤平縣林業局果樹站站長韓永國遺憾地說。
作為李保國教授生前最後一個基層林果幫扶點,該縣堅持“增林擴綠,林果並重,產業提升,林果富民”的原則,全力構建林業生態體係、林業產業體係和林業支撐保障體係,打造縣域經濟綠色轉型新支撐。
高起點規劃,構築產業發展新藍圖
灤平林果栽培業歷史悠久,有毗鄰京津的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以及儲量豐富的土地資源優勢,如何把這些自然稟賦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
“現代經濟林果發展不是做產品,而是打造商品,要上精品、做品牌。灤平要因地制宜,打造小國光品牌,形成特色產業。”李保國教授深入灤平林間地頭考察調研之後如是說。
灤平經過深入調研和科學論證,出臺了《經濟林建設總體規劃》《加快推進經濟林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等。
目前,李保國教授課題組針對縣域氣候、土壤等特點,為灤平量身打造以小國光蘋果為主要品種的6個精品園區初現規模,已完成1968.3畝全部苗木栽植,首批成活率超過90%。
在此基礎上,該縣以高速公路、國省幹道等交通沿線為重點,著力推動打造“兩帶四區”建設布局。以長城沿線馬營子、巴克什營、澇洼、付家店等鄉鎮為重點,打造板栗優勢產業帶;以付營子、長山峪、兩間房、巴克什營等鄉鎮為重點,打造高速沿線觀光休閒時令果採摘帶。以西溝、金溝屯、張百灣、紅旗等鄉鎮為主,建設優質梨示范區;以安純溝門、虎什哈、付家店、平坊和高速兩側鄉鎮為重點,建設蘋果高標準示范區;以金溝屯、灤平鎮、安純溝門等鄉鎮為重點,建設花卉中藥材重點示范區;以長山峪、灤平鎮、張百灣等鄉鎮為重點,建設山楂重點示范區。
技術作支撐,推動產業大跨越
“這個地布覆蓋後,可以有效減少水分流失,並且5年不用除草,可節省大量人工。這些都是李保國教授帶來的新技術。”在安純溝門鄉雙柵子村精品園,縣林業局營林股股長劉玉華說。
該縣不斷加大經濟林新技術推廣力度,逐步建成並完善了經濟林管理體係,從場地整理到有機肥施用,從灌溉方式到整形拉枝等方面,都制定了明確的標準和實施準則。
農民是發展經濟林的主體,為了解決農民技術缺乏的問題,該縣依托河北農大、昌黎果樹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機構,邀請專家教授進行不定期的技術培訓和指導;積極組建基層林果技術服務隊,從縣林業局和鄉鎮林業站抽調部分技術人員組成技術服務隊,負責全縣林果技術服務及技術指導。
截至目前,該縣共舉辦培訓班90余期,培訓基層技術骨幹1.5萬人次,現場指導農戶320戶,有力地帶動了縣域林果產業的快速發展。今年以來,全縣共完成“三百聯動”工程12個,完成示范園面積4150畝。
多方面保障,激發內生動力促發展
“科技+領導力=生產力”,這是李保國教授在灤平期間為灤平樹立的經濟林發展理念。該縣依據縣域實際,創新完善組織領導、宣傳發動、資金投入等體制機制,為打造特色經濟林產業提供了堅實的多元保障。
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加快推進經濟林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為主要責任人,主管鄉鎮長為直接責任人,將發展經濟林作為村“兩委”班子述職和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
同時,縣林業局與縣水務局、農開辦合作,並動員種植大戶、公司企業自籌資金建設,加速精品園的水利設施配套。今年以來,全縣已打造精品園10處,面積2723.3畝;重點園13處,面積4497.7畝;百畝園22處,面積4036畝。
在灤平,一幅天藍、樹綠、水清、果香、民富的特色經濟林果產業發展盛景正在逐漸展現。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