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浙江景寧縣做好“竹”字文章助推林興民富

2016年07月27日 14:04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景寧縣現有竹林面積16210.9公頃,其中毛竹林面積16011.6公頃,雜竹面積199.3公頃,竹林面積佔林業用地面積的10.78%,毛竹總立竹量4023.6萬株,毛竹林立竹平均每畝167株,人均擁有竹林2.32畝,是著名的毛竹之鄉,如何做好“竹”字文章,全縣林農將其放在心上,全力培育,做大做強毛竹產業。

  自2000年開始,竹林基地改造工作由縣林業局牽頭,首先在原外舍鄉千鋪灣村搞毛竹林基地改造試點,面積15畝,取得經濟效益,從而開展竹海發展戰略,推動林業產業化進程。

  2008年6月份,縣政府出臺《景寧畬族自治縣加快毛竹產業發展試行辦法》,給景寧縣竹農注入新的活力。廣大竹農積極投入竹產業基地改造,開發熱情高賬,2008年景寧縣完成竹產業基地改造共計16569畝,其中劈山撫育8730畝,完成計劃的124.7%;墾復5402畝,完成136.8%;墾復施肥2437畝,完成110.8%。

  近年來,景寧縣認真貫徹“生態立縣、產業富縣、文化名縣”發展戰略,將竹產業列入景寧縣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主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以加快竹產業發展、促進林農增收為目標,以實施毛竹現代示范園區、示范基地建設、生態高效筍竹兩用林技術推廣、竹林道建設和修復、竹林碳匯等項目為載體,以先進實用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和林業生產要素流轉為手段,加大投入、扶持和培育力度,改善竹林生產條件,提高竹林經濟效益,加快毛竹由分散經營向規模經營,由粗放經營、傳統經營向科學集約經營轉變,促進竹產業持續協調發展。同時,依托浙江農林大學竹類專家庫資源,加強與麗水學院等院校的合作,建立“首席專家——鄉鎮責任林技員——村責任農民技術員”三級技術推廣長效機制,通過農函大、培訓班等形式,推廣“春筍早出”、“筍材兩用林培育”等多項竹林高效生產經營技術,並開發一係列竹工藝品,發展森林休閒旅遊,取得明顯經濟效益,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景寧縣落地生根。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