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實綴青枝,爛漫照前塢“,仲夏時節,黃梅雨季,拈一顆熟透的楊梅入口,酸甜多汁,沁人心脾,給味蕾帶去極大的享受。可惜楊梅季短,為留住這份入口生津的酸甜,人們大多將它制成楊梅酒。
最近在浙江省縉雲縣舒洪鎮舉辦的仁岸楊梅節上,一款楊梅酒卻大放異彩,連喝慣了葡萄酒的老外嘗了都豎起大拇指。而這款原漿發酵楊梅酒,出自縉雲一對85後夫妻之手——丁樹亮和鄭人方。為了這款酒,夫妻倆放棄了杭州、寧波十七八萬的年薪,回到家鄉創業。
落葉歸根 覓生態致富之道
“我老公是做期貨金融,我是做旅遊規劃的,平時農村跑得多,發現現在農村自然資源條件都不差,但是經濟沒怎麼發展。“談起當初回鄉創業的初衷,鄭人方表示兩人在回鄉創業的前期也做了許多考察,出于“收集散落在土地上的真食材”的宗旨,夫妻倆曾經還成立了“盤溪公社”,對縉雲本地的土特產進行了綜合的考察與評估。
“楊梅和板栗是縉雲本地資源優勢比較明顯的兩個產業,板栗做酒的話創作難度比較大。而楊梅這邊太多了,都沒人摘。”舒洪鎮是縉雲縣有名的楊梅產地,曾經兩度獲得“浙江省農業吉尼斯擂臺賽”第一名,然而楊梅在這里卻遭遇了尷尬的境地:鄉下賣不掉,城里買不著。
作為一名“吃貨”,鄭人方對楊梅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認為,對楊梅最高的評價不是甜,不是水多,而是鮮。在她印象里,這種鮮,只有爬到故鄉的山頭上去才能體味得真切。
“本地著重發展農業,農產品深加工是唯一的出路。”于是,夫妻倆暗下決心,要結合父輩過去釀酒的老方子做一款原生原汁原味的楊梅酒。他們也希望借此為村里的楊梅開拓更大的市場。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