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浙江常山:電商“逆流而上”種胡柚

2016年07月04日 15:08 來源:衢州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6月1日上午,在常山縣青石鎮水南村的一片胡柚林里,常山麥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新正在認真學著胡柚疏枝技術,而專門請來的“師父”彭國芳,則是縣里多屆“柚王”稱號獲得者。

  今年,王新流轉了100余畝胡柚林,決定從頭開始學習胡柚栽培技術。

  事實上,這已是兩年多來王新的第三次“轉身”。1983年出生的王新,18歲便赴蘇州闖蕩,開起了自己的電腦銷售門店、網店;2014年回鄉創業,成立“麥卡”公司,在“天貓”平臺上開起了常山胡柚旗艦店。

  相比一般網店,“天貓”意味著更高的成本和更嚴的監管,而王新看中的正是這些,他說,胡柚就該走高端市場。當年,他的網店銷出胡柚7.5萬公斤,銷售額突破20萬元。

  看到胡柚銷售額蒸蒸日上的情形,王新卻說其實可以更好,“卡住脖子”的正是胡柚品質。“不是賣不出去,是不敢賣、不能賣,怕砸了牌子。”王新的胡柚大多來自周邊農戶,品質參差不齊,往往是提高收購價也收不到好胡柚。這讓王新萌發了自己種胡柚的念頭。

  2015年,王新從縣內一名種植大戶手中接收了80畝胡柚基地。但對種胡柚來說,王新是名地道的“菜鳥”,又加上還要忙著為網店建倉庫、冷庫,就請來一個名叫李崇明的老柚農幫忙管理。

  基地流轉費、基礎設施投入再加上管理費總計50余萬元,王新幾乎把多年來的積蓄全部砸了進去。但成績同樣喜人,去年基地收獲胡柚15萬公斤,全部通過網店銷出,到今年3月就告售罄,銷售額超50萬元。

  嘗到甜頭,也收獲信心。今年春節剛過,王新便又新流轉了100畝胡柚林,這次他不再做“甩手掌櫃”,而是打算轉型當一名新型柚農。“疏完枝後,馬上除草施肥,然後再檢查柚樹情況,淘汰老樹、病樹。”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王新已能給胡柚園制定一個短期計劃。

  而因為開網店的關係,王新能和眾多消費者直接交流,根據市場需求,他開始嘗試胡柚的供給側改革。“如今大家對水果的要求不僅限于口感,更看中健康、生態。”王新說,他準備在自己的胡柚園引進臺灣“拜肯”技術,用生物技術改善土壤、防治病蟲害,用微生物菌來代替部分化肥、農藥,在改善品質的同時降低殘留。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