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河南扶溝縣循環農業巧賺“生態錢”

2016年08月02日 14:18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字號:       轉發 打印

  對于許多養殖戶來說,牲畜糞便處理一直是老大難問題,不僅費時費力,處理不當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但扶溝縣固城鄉安康家庭農場在省農科院專家的指導下,通過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奶牛養殖與梨樹種植相結合,不僅解決了奶牛場糞便處理問題,還為果園提供了大量優質有機肥。7月27日,扶溝優質梨生態示范園揭牌儀式上,巧賺“生態錢”的循環農業模式,讓眾多參觀的種植戶、養殖戶羨慕不已。

  整齊標準化的防鳥網、地布、防蟲燈以及長勢良好的梨樹,讓該農場的200畝梨園顯得與眾不同,據負責人張紅兵介紹,其經濟效益也大大高于一般果園。據了解,從2012年建園開始,省農科院園藝所的專家從園區規劃、品種選擇,到栽植及栽後管理等方面,實施了全程技術指導。以省農科院園藝所副所長王東升為主的多位果樹專家,除了手把手現場培訓指導外,還利用現代通信手段,利用電腦、手機微信等,為其提供技術指導。

  梨園里養了1200頭奶牛,糞便怎麼處理?果園缺少有機肥,又從哪里獲得?省農科院園藝所專家為該農場開出了這樣的“藥方”:採取種養結合的方式,發展“生態種植+生態養殖”的循環模式,果園套種胡蘿卜喂養奶牛、牛糞經過發酵後施入梨園中,既解決了養殖的部分飼料來源與動物糞便的排放問題,防止造成環境污染,又解決了梨樹大面積種植所需有機肥的來源問題,既減少投資,增加收益,又健壯樹體,提高果實品質。為了解決果園幼樹期效益低的問題,省農科院園藝所專家還重點推廣了梨幼樹與花木套種技術的高效模式,使果園在幼樹期每畝效益可達5000至6000元。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